-
泰馬醫療團來台交流!中榮、亞大分享 腹膜透析與遠距照護實務經驗
腹膜透析為自主在家醫療,順應世界潮流,積極推動腹膜透析治療。現在的全自動腹膜透析( APD )亦會結合遠距監測,患者僅需夜間治療,不影響日間生活。 -
洗腎患者小心!「主動脈瓣膜狹窄」惡化快 恐猝死別輕忽
許多洗腎患者因心臟瓣膜問題,在洗腎過程中出現胸悶、血壓下降,導致洗腎不順利,身體難以有效排除水分和毒素。 -
「腹膜透析」成國際趨勢!6旬老闆在家就能洗腎 繼續拚事業不受阻
腹膜透析免扎針、在家就能操作,治療時間彈性,近年來逐漸取代需固定往返醫院治療的血液透析,讓尚有工作能力的腎友能維持競爭力、保有生活品質,更有助於減輕醫療量能的負荷。 -
腹膜透析具5大優點成趨勢!但傳統植管2週後才能用 1新術式洗腎不用等
台北榮總腎臟科團隊研發腹膜透析植管新技術,術後僅需1天就能進行腹膜透析。 -
確診多囊腎先別慌 口服藥物有助延緩洗腎!
多囊腎如果沒有獲得適當控制,囊泡會越來越多,進而造成腎功能衰退並走向洗腎的階段。過去,並沒有藥物可以抑制囊泡的生成,不過現在已有新的藥物出現,突破過去的治療困境。 -
近5成洗腎病人因「這1病」所致! 醫呼籲:定期篩檢、追蹤是關鍵
為避免成為糖尿病一族,應維持良好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及多喝水。 -
台灣洗腎患者逾9成選血液透析 台大提腹膜透析6大優勢
台灣洗腎患者近10萬人,但超過9成選擇血液透析,台大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任黃政文提出自由度高、可持續工作等腹膜透析6大優勢,希望末期腎臟衰竭患者多考慮腹膜透析,提高生活品質。 -
「腹膜透析」使用率僅7.5% 台大醫:患者沒信心是原因之一
國內腹膜透析使用率偏低,台大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任黃政文醫師表示,多數患者缺乏自我照護的信心,對選擇腹膜透析仍有顧慮。 -
夫捐妻活腎移植重獲新生 「雙重血漿置換術」克服血型不相容
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數據,截至11月底,台灣共有8,857人在等待腎臟移植,正因為能進行移植的腎臟有限,若能進行活腎移植,就能挽救更多腎臟病末期患者的生命。 -
透析低血壓預警系統 導入AI提升醫療品質
透析低血壓是洗腎患者常見的危險併發症,如果能及早預警並處置,有助於大幅提升病人安全。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