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腎不只洗毒素 營養也會流失!腎友們這樣補身體
血液透析治療就是俗稱的洗腎、洗血,當腎臟功能無法正常運轉時可作為腎臟的替代療法,幫助末期腎臟病病人清除體內的尿毒素以及多餘的水分、電解質等。 -
台灣洗腎人口居世界之冠! 營養師揭密飲食攝取關鍵!
營養師侯沂錚提醒腎臟病患者應少攝取加工食品和高磷食物 -
洗腎患者容易流失營養素 透析後補充「硒」緩解疲勞感
恆佳診所腎臟專科張維誠醫師說明,一般洗腎病患在快完成治療時,同時也會以靜脈注射硒的方式補充營養,且有助緩解洗腎後的疲勞感。 -
洗腎患高血鉀致2次心跳停止 「日常飲食2提醒」救命
吳慧中主任提醒,正常人可由腎臟排尿來調節血中鉀離子濃度,當嚴重腎衰竭時,就可能會有高血鉀現象產生,高血鉀輕者無症狀,嚴重會心悸、暈厥、四肢無力、呼吸淺促,甚至產生致命的心律不整而猝死。 -
洗腎缺營養死亡率高 靠這個全面補充「三大營養素」
患者有水份攝取限制,然而傳統的全靜脈營養針,通常水分含量較多,會使患者體內的體液含量過高產生副作用,隨著配方推陳出新,透析中三合一靜脈營養濃度較高,相對水分含量較少,也可改善營養不良問題。 -
洗腎慢性病患染疫恐增死亡風險 日本專家教你護腎飲食
慢性腎臟病已是新冠肺炎高死亡危險患者,日本學者提醒鹽分、蛋白質、鉀、磷攝取都要特別小心。 -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如何選? 醫師這樣分析
目前最多人使用的洗腎方式為血液透析,每週需進行三次至醫療院所,每次約四小時由醫護人員協助進行,患者無法正常上班、上課,且需親友陪伴前往,對於居住於遠距偏鄉的患者來說,每週三次往返醫院洗腎是一大沈重負擔。另一種較為便利的腹膜透析,是利用人體腹膜與透析液進行毒素清除,患者可在家自行操作更換透析液。 -
太謹「腎」不知該怎麼吃? 一日三餐攻略全在此
十年前,崔女士因為糖尿病引起腎病變導致尿毒症,在洗腎治療過程中,最煩惱的事情就是飲食。崔女士表示,若是吃進的食物中,磷太高,會造成皮膚癢;鉀太高,心律會不整;如果吃的比較鹹,鈉太高,血壓也會跟著高。崔女士的煩惱,也是所有腎友的共同心聲。 -
男子尿騷味重、連帶「不舉」 問題竟出在這裡
一名近年50的男子,因和女友房事性趣缺缺就醫檢查,醫師發現這名男子身上有明顯異味、尿騷味,經抽血檢查發現不僅腎功能差,也尿毒嚴重、血磷飆升,隨即轉介至腎臟科,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末期腎臟病人,得長期透析治療以維持身體其他功能正常,所幸經洗腎後身體已大幅改善,不久又大吃大喝,導致血磷再次飄高。 -
夏天必吃西瓜?當心肺積水、呼吸衰竭
炎炎夏日想要消暑解渴,一般民眾都喜歡喝冰涼的汽水、大口吃刨冰或是品嚐鮮甜多汁的西瓜,竹南診所腎臟內科醫師陳孟財表示,這些消暑解渴的方法對腎臟病人來說卻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