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毅與法總統外交顧問通話 重申談判解決烏克蘭危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應約與法國總統外交政策顧問伯納通話。根據中方公布,雙方針對俄烏戰爭、伊朗核問題交換意見與看法。 -
南海局勢升溫 法國航母打擊群首次訪問菲律賓
菲律賓與中國的南海對峙持續升溫,法國航空母艦打擊群21日起對菲律賓進行3天「前所未有」的訪問,展現共同維護印太地區海事安全的努力。 -
延宕12年 法國最強大核反應爐正式運轉
耗時17年,全球第四座歐洲壓水反應爐終於在21日發電並連上法國電網。這座法國最強反應爐延宕12年,花費數倍預算總算建成,被稱為「歷史時刻」。 -
法國政壇陷僵局 傳馬克宏將於13日任命新總理
法國國會於本月4日通過對總理巴尼耶(Michel Barnier)的不信任動議,導致其領導的少數政府僅上任3個月便垮台。法國政壇陷入新一輪危機之中。經過數日僵局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預計將於13日宣布新任總理,以期穩定國內政局並重啟預算案相關議程。 -
馬克宏堅持做完總統任期 承諾幾天內任命新總理
法國總理巴尼耶內閣因財政計畫遭國會否決而倒台,成為法國近代史上任期最短的總理。面對政治危機,總統馬克宏6日發表全國演說,宣布未來幾天內將任命新總理,並強調自己將堅持完成2027年5月結束的總統任期。 -
北約秘書長會馬克宏 籲強化跨大西洋聯盟合作
北約(NATO)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12日造訪法國,與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進行會談,並在隨後的聯合記者會中強調,隨著俄羅斯加強與中國、朝鮮及伊朗的合作,跨大西洋聯盟的團結至關重要。 -
法國國會面臨無黨派過半僵局 恐有損在歐洲影響力
法國國會大選於7日落幕,左翼新人民陣線雖喜出望外地勝出,但未能取得絕對多數,總理人選仍然撲朔迷離。目前法國政壇存在三種假設:大聯合政府、少數政府、或技術官僚政府。這種不穩定的局勢可能影響歐盟政策,也可能削弱法國的影響力。 -
法國國會選舉大翻盤 左翼聯盟逆轉取得勝利
法國國會選舉決選於7日舉行,選舉結果出乎意料,由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NFP)拔得頭籌。這次選舉的投票率達到67.5%,有4330萬法國公民參與投票。 -
法國會首輪投票極右34%領先 馬克宏所屬政黨位居第3
法國國會選舉首輪投票結果顯示,極右翼的國民聯盟在三大黨團中成為最大贏家,引發了法國政壇的劇烈震盪。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