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部修法加重未停讓行人罰鍰 重傷或致死罰3.6萬
交通部為提升行人用路安全,今日預告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標準及處理細則,針對駕駛未依規定停讓行人而造成傷害者,擬大幅提高罰鍰金額:若致輕傷,罰鍰將從現行新台幣7200元提高至1萬8000元;致重傷者則由1萬8000元提高至3萬6000元,與現行致死罰鍰標準一致,最快將於今年6月底前上路 -
北市公館圓環將分3階段9月開拆 115年8月完工
台北市政府決定拆除交通事故熱點——公館圓環,將以分3階段方式進行工程改造,預計於於今年9月動工,2025年8月全案完工,總經費約新台幣1億元。此舉旨在改善當地交通壅塞與事故頻傳問題,並將整合人本交通與都市景觀規劃。 -
公館圓環連7年登北市肇事熱點第一將拆除 蔣萬安:安全最優先
台北市政府正式拍板,將拆除位於羅斯福路與基隆路交會處的公館圓環,改建為正交路口。由於該處自2018年起連續7年為北市交通事故發生率最高的路口,市長蔣萬安25日於市政會議中表示,此處圓環設計已嚴重影響交通安全,市府必須正視並解決這一問題,強調安全絕對是最優先考量。 -
勤益科大校內5人共乘機車疊羅漢 警通報校方處置
近日,網路流傳一段影片,顯示台中勤益科技大學校園內,有五名學生共乘一輛機車,且未戴安全帽的畫面,引發網友熱議。由於事發地點位於校園內,警方表示該區域屬於私人道路,不適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案件已交由校方依規定處置。 -
交部道安:桃園死亡數較去年同期增34人 排名第1
交通部昨日公布了113年1至7月的道路交通安全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交通事故數量雖然有所下降,但部分縣市的交通死亡人數仍有上升趨勢,特別是桃園市的表現尤為嚴峻。 -
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三讀 設施妨礙行人通行最高罰15萬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通過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內政部長林右昌說,為落實與推動道路以人為本相關工作,中央與地方要用最嚴肅的態度面對行人安全所面臨的問題,加速建置人行安全通行路網。 -
政院提立法 道路固定設施若妨礙行人通行可罰15萬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草案,規範中央及地方政府須擬訂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推動及改善計畫,地方政府若查有妨礙行人通行的固定設施等,應要求限期改善,違者最高開罰新台幣15萬元。 -
不滿1200元以下交通違規不記點 路權團體不排除上街
不滿交通部規劃交通罰鍰新台幣1200元以下違規不記點等措施,多個行人路權團體3日不滿表示,若政府僅為安撫特定團體,犧牲全台用路人的性命,不排除再上街頭抗議。 -
花蓮2處行人專用時相啟用 擬擴大在學區試辦
為提升行人安全,花蓮市啟用2處路口行人專用時相,行人過馬路前按下按鈕,啟動時只開放行人路權,確保安全通過路口。花蓮縣府表示,將視成效擴大在學區路口試辦。 -
蔣萬安定113年為北市交通安全年 3年改善更多路口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到文山區視察行人安全改善,包含行穿線退縮、行人時相、學區周邊行穿線加鮮豔標誌等,並宣布明年為北市交通安全年,3年內改善更多路口。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