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修法加重未停讓行人罰鍰 重傷或致死罰3.6萬

2025-05-05 17:44:20
56
交通部為提升行人用路安全,今日預告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標準及處理細則,針對駕駛未依規定停讓行人而造成傷害者,擬大幅提高罰鍰金額:若致輕傷,罰鍰將從現行新台幣7200元提高至1萬8000元;致重傷者則由1萬8000元提高至3萬6000元,與現行致死罰鍰標準一致,最快將於今年6月底前上路
交通部為提升行人用路安全,今日預告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標準及處理細則》,針對駕駛未依規定停讓行人而造成傷害者,擬大幅提高罰鍰金額:若致輕傷,罰鍰將從現行新台幣7200元提高至1萬8000元;致重傷者則由1萬8000元提高至3萬6000元,與現行致死罰鍰標準一致,最快將於今年6月底前上路。
根據交通部統計,自2023年6月加重不停讓行人罰則以來,道路安全雖有明顯改善,行人死傷總數從2022年的17660人降至2023年的17162人,減少498人,死亡人數也由380人降至366人。然而,仍有83名行人死於駕駛未停讓事故,占所有行人死亡案例約兩成,顯示駕駛人違規情形尚未完全改善,交通部因此再度加強罰則以遏止僥倖心理。
此次修正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第4項,適用情形包括駕駛在接近行人穿越道或依法設有行人優先通行權的交岔路口時,未停讓行人先行通過,以及遇有攜帶白手杖或導盲犬的視障者時,未適當禮讓的行為。
交通部強調,本次修正具有高度公共利益,攸關行人生命安全,因此將草案預告期縮短為14天,以加速立法程序。民眾可於公告後14日內提供意見或提出洽詢。
除了罰則調整外,交通部也持續推動多項人本交通設施與政策,期望全方位提升用路環境安全。交通部主任秘書沈慧虹指出,近年來包括調整停止線與行人穿越線距離、設置行人庇護島、啟用行人專用號誌、實施行人早亮綠燈等多項措施,已逐步建立全民重視行人優先的共識。
沈慧虹舉例表示,「行人綠燈全開」政策最早在台北市推行後,已逐步拓展至全國多地。透過讓行人優先通行,車輛與行人互相禮讓,能有效提升行走安全與整體通行效率。
交通部呼籲,駕駛人應主動養成停讓行人的習慣,並認知違規後果將更加嚴重;同時也提醒社會大眾參與修法過程,積極表達意見,共同打造更友善、更安全的道路環境。隨著新罰則即將上路,政府與民眾須攜手合作,真正實現「行人地獄」轉型為「行人天堂」的願景。
【圖片來源:中央社】
根據交通部統計,自2023年6月加重不停讓行人罰則以來,道路安全雖有明顯改善,行人死傷總數從2022年的17660人降至2023年的17162人,減少498人,死亡人數也由380人降至366人。然而,仍有83名行人死於駕駛未停讓事故,占所有行人死亡案例約兩成,顯示駕駛人違規情形尚未完全改善,交通部因此再度加強罰則以遏止僥倖心理。
此次修正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第4項,適用情形包括駕駛在接近行人穿越道或依法設有行人優先通行權的交岔路口時,未停讓行人先行通過,以及遇有攜帶白手杖或導盲犬的視障者時,未適當禮讓的行為。
交通部強調,本次修正具有高度公共利益,攸關行人生命安全,因此將草案預告期縮短為14天,以加速立法程序。民眾可於公告後14日內提供意見或提出洽詢。
除了罰則調整外,交通部也持續推動多項人本交通設施與政策,期望全方位提升用路環境安全。交通部主任秘書沈慧虹指出,近年來包括調整停止線與行人穿越線距離、設置行人庇護島、啟用行人專用號誌、實施行人早亮綠燈等多項措施,已逐步建立全民重視行人優先的共識。
沈慧虹舉例表示,「行人綠燈全開」政策最早在台北市推行後,已逐步拓展至全國多地。透過讓行人優先通行,車輛與行人互相禮讓,能有效提升行走安全與整體通行效率。
交通部呼籲,駕駛人應主動養成停讓行人的習慣,並認知違規後果將更加嚴重;同時也提醒社會大眾參與修法過程,積極表達意見,共同打造更友善、更安全的道路環境。隨著新罰則即將上路,政府與民眾須攜手合作,真正實現「行人地獄」轉型為「行人天堂」的願景。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