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累了嗎? 心血管與工作負荷為過勞風險二大指標
若綜合評估發現個案的過勞風險是高度風險,就要先調整工作例如限制加班時數,同時以生活習慣調整或醫療介入的方式來降低心血管風險。 -
外送員有保障了!新北開第一槍防過勞
外送員勞動權益備受關注,遲遲沒有法規保障,新北市政府率先開第一槍,著手草擬新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首重防止外送員過勞,規定每天累計外送服務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且業者必須為外送員投保,保護安全。 -
年紀輕輕就倒下? 過勞誘發致命風險不可不知
你也常感到疲累、胸悶、不明急喘嗎,小心恐是過勞惹禍;超強心肺免疫力:養心淨肺抗病排毒一書中指出,過度疲勞指的是過勞或職業倦怠屬於一種職業現象,是目前國際上關注的健康議題,尤其部分人可能罹患輕微的先天性心臟病,若沒有被檢驗出來,一旦發作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嚴重恐導致心因猝死。 -
高以翔過勞猝逝!12項過勞症狀你有嗎?
高以翔錄製節目近17個小時,疑似是過勞導致猝死。勞工安全衛生所先前就曾整理過勞會產生的12種症狀,並製作量表讓民眾可以自行測試是否過勞。 -
疑搶救過勞!南投仁愛鄉建設課長猝死
南投縣仁愛鄉建設課53歲張姓課長,到職未滿半年,今(26)上午被同仁發現倒臥辦公室沙發上猝死,緊急通報消防隊到場,發現他已死亡多時,全身僵硬,疑因近日豪雨、颱風不斷,災害搶修過勞所致,昨日上午才因身體不適就醫,沒想到仍發生憾事,詳細死因還有待檢警進一步相驗確認。 -
慢性疼痛好苦?3族群易自律神經失調
慢性痛也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同樣的,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導致慢性疼痛!當交感神經太旺盛無法從緊張狀態轉換為副交感神經主導的休息狀態時,身體停留在發炎狀態,身體無法進行完全的修復,於是自律神經失調現象產生,出現如焦慮、憂鬱、情緒失調、失眠、過勞、胸悶心悸、心跳快、血壓高、免疫失調、慢性疼痛等症 -
血汗勞動何時停?護理師還包坐牢?
衛福部台北醫院附設護理之家去(2018)年8月13日發生大火,不幸造成15人死亡,院內2名負責防火、用電安全護理師,依業務過失致死等罪嫌遭起訴。台灣護理產業工會表示,護病比嚴重失衡,護理師還要負擔非護理專業工作,就此事件還包坐牢,試問衛福部血汗勞動何時了? -
過勞沒人想當醫檢師 檢驗報告還可信嗎?
臺灣醫事檢驗產業工會理事長郭沂蓁指出,隨龐大的檢驗量,以及不合理的制度,醫檢師長期面臨過勞處境。她在五一勞動節時向政府喊話,不要再以床位來計算醫檢師人力,應以檢驗量來配置才正確,避免醫檢人才流失,醫院聘僱無照醫檢師的情形發生。 -
過勞很怒!空服員抗議政府挺航空業者
空服員過勞問題再搬上檯面,長榮航空企業工會、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華航企業工會今(6)日率空服員至民航局前舉牌抗議,指控長榮航空不願針對員工超時進行協商,反質疑勞基法給予航空業彈性不足,要求主管單位另訂專法,喊話:空服員拒絕超時工作,民航局勿幫長榮解套!對此,民航局回應:並未有制訂專法之計畫。 -
未來重症恐沒醫師可看? 胸腔內科3困境鬧人荒
一般民眾迷思胸腔科只看重症,台灣胸腔重症暨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表示,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肺癌等,是胸腔科常與別科重疊治療的疾病,其實都是胸腔內科的強項,也確實是這方面的專家。眼看胸腔內科責任重大,2017年的報考人數卻只剩下19人,若情況持續惡化,醫院重症醫療恐將停擺!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