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末味覺改變、鹹到吃不下 中醫居家醫療助回復食慾抗癌
現許多癌友營養狀況非常不良,體重在六個月內下降5%以上並合併倦怠無力、厭食、嗜睡、蒼白等,醫學上稱為惡病質(Cachexia),將加速死亡。 -
腎臟癌腦轉移 免疫療法抗癌立大功!
癌症治療越來越進步,除了手術、化療與放療,目前還有免疫療法;臨床上,就有一名七十多歲腎臟癌腦轉移病人,因為化療效果有限,因而無法使用化療,在使用免疫療法後,目前腦轉移的腫療已經消失。 -
漸凍人臥床睜眼就是痛苦 拿止痛藥難
陳先生是漸凍人,全身癱瘓臥床,併有神經性疼痛,身體承受極大煎熬。鴉片類藥物可緩解疼痛,但管制嚴格,患者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搭救護車回院看診,程序繁瑣,苦不堪言。今天是世界疼痛日,台灣疼痛醫學會、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共同呼籲,盼政府對65歲以上老人及非癌症末期病人,適度放寬管制藥物的使用限制。 -
癌末患者需陪伴 她用按摩讓愛說出口
安寧照顧協會昨天舉辦2016世界安寧日起跑活動,宣布將於10月8日起以安寧緩和醫療-遠離疼痛的威脅為主題展開一連串活動,馬偕醫院安寧義工陳清秀也分享她多年以精油按摩紓緩末期患者身心症狀經驗。 -
不再無藥可醫 PD1免疫療法重燃治癌新希望
醫師說針對我的癌症,現在沒有藥物可用,免疫療法是不是有救?近年來免疫療法在晚期癌症的治療表現,讓很多苦無藥物治療的晚期癌症患者都想求助免疫療法挽救生命,免疫療法真的是救命萬靈丹嗎?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岡遠表示,免疫療法雖然並非萬靈丹,但卻可能救許多過去無藥可用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 -
安寧緩和醫療 生命終點新詮釋
安寧緩和醫療的概念以往可能較不被民眾接受,但醫師指出,安寧緩和療護是末期病人醫療的主流,病患可選擇預立意願書,對於生命與死亡有新的詮釋。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立法精神在尊重末期病人醫療意願,並保障其權益。安寧療護是末期病人醫療的主流,安寧團隊運用專業知識與技術,為末期病患及家屬提供身、心、靈的整體照護 -
若能重新選擇 逾半數不願癌末親人戴呼吸器
根據統計,一旦癌末患者戴上呼吸器,平均只能存活1.37個月。國內最新調查發現,若讓家屬重新選擇,逾半數不願親人戴呼吸器,高達9成贊成醫師評估接受安寧緩和療護。 -
痛到無寧日 癌痛別強忍快治療
癌症希望基金會委託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進行癌患疼痛調查發現,將近一半的癌症病友有疼痛問題,其中有20%的疼痛狀況對生活造成高度困擾,有4成患者認為沒有時間和醫師討論疼痛問題。病人擔心強效止痛藥物成癮,寧願選擇不服藥;林嘉祥說,強效止痛藥物是其他止痛方法都無效時才會採取的方法,病患不需擔心成癮問題。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