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大高雄1號」新品種抗稻熱病 供有機、集團新植
稻熱病嚴重,水稻會減產3成以上,高雄區農改場28日發表跟台大合作育成具抗病基因Pi9的新品種水稻台大高雄1號,抗病性更持久,可供有機水稻、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新植品種時參考。 -
高屏玉荷包花期近尾聲 荔枝細蛾防治時機到
農委會20日表示,高屏地區玉荷包荔枝花期已近尾聲,開始進入小果期,正是喜取食荔枝果實的蒂頭仔蟲荔枝細蛾的重要防治時機,提醒農民注意,以免影響收成。 -
保留花青素 高雄區農改場開發原生小黑豆新加工術
高雄區農改場表示,國產原生小黑豆富含蛋白質、花青素、異黃酮、維生素B群等營養,經費時2年,成功開發出不讓花青素流失及有苦味的新加工技術,即日起開放業者洽談技轉。 -
萬代蘭新栽培模式 降病害提升產量品質
台灣重要外銷切花萬代蘭,栽培過程易受潮濕氣候影響而腐爛,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新栽培管理模式,透過根部噴灌系統結合肥培管理技術,精準給水,提升產量及品質。 -
荔枝開始抽花芽 高雄農改場:防治荔枝椿象最佳時機
高屏荔枝正悄悄冒出花芽,卻也因而面臨荔枝椿象威脅。高雄農改場表示,冬季低溫會讓荔枝椿象對藥劑敏感度較高、行動較遲緩,在盛花期前是關鍵防治時機。 -
農委會開發新微生物肥料 讓菜增重、復耕加速
農委會高雄區農改場發布開發完成的貝萊斯芽孢桿菌KHH13微生物肥料,實測用於數款青菜可讓重量提升0.8到4.4倍;用於豪雨後復耕,可加速,但提早採收,停藥期須調整。 -
高雄農改場網室技研 全台四季都有百香果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研發推動百香果燈照產期調節技術,建立網室春季百香果的生產模式,3年來積極輔導已在南台灣形成產業聚落,現在全台一年四季都吃得到百香果。 -
高雄區農改場育成薑荷花新品種 花期長達5個月
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歷時多年培育出本土熱帶鬱金香薑荷花新品種高雄1號—粉鑽、高雄2號—胭脂,4日在台北舉行發表會。 -
第2波梅雨鋒面到 農改場籲這樣防範
第2波梅雨鋒面將來臨,由於這波鋒面籠罩時間較長,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及早採收已近成熟農作物,加強設施固定及田區排水,並注意田間殘枝落果清除。 -
不輸日本 橘后洋香瓜香甜多汁入口即化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育成新品種洋香瓜高雄2號橘后,有日本阿露斯系統的果紋,肉質香甜Q軟多汁,單粒新台幣400元上下,正積極推廣中,希望讓青年返鄉從農有更多的選擇。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