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點燃七個火場,台灣民主哪堪烈火焚燒?
.jpg)
2025-05-05 11:05:10
206
朝野相互罷免進入肉搏戰,這是一場仇恨總動員大戰,是朝野政黨之間,關乎立法院多數的歸屬,也攸關台灣的政局發展與民主前景。
陳國祥/評論
朝野相互罷免進入肉搏戰,這是一場仇恨總動員大戰,是朝野政黨之間,關乎立法院多數的歸屬,也攸關台灣的政局發展與民主前景。
這場肉搏戰民進黨率先發起,意在奪回立法院的主導權,恢復全面執政。這是罷免點燃的第一個火場。民進黨發動全面性大罷免進展順利,國民黨見情勢不妙,也發動「反罷免」,希望拉下幾席民進黨立委,由國民黨籍人士取而代之,以資抵銷國民黨失去幾席的可能結果,繼續和其他在野立委合起來在立院掌握多數優勢。這是罷免點燃的第二個火場。
掌握執政權的民進黨為了粉碎國民黨的反罷免攻勢,利用各地檢察系統對以「死人連署」及「偽造文書」的罪嫌搜查國民黨各地方黨部,對其負責人及參與連署作業的黨工聲請羈押,意圖產生威嚇效果與寒蟬效應,干擾國民黨的反罷免連署。這是罷免點燃的第三個火場。
國民黨為了扳回在相互罷免中處於劣勢的局面,4月26日集結20萬左右的群眾「抗獨裁」,並宣告對賴清德總統展開罷免行動,目的在於藉題展開批判賴清德及民進黨的宣傳,一方面數落他們的諸多不是,一方面凝聚支持者的士氣,以其動員群眾在罷免投票時挺身投下不贊成票。這也算是對民進黨打壓行動的一個反制,算是罷免點燃的第四個火場。
民進黨發動罷免其實無關個別立委的素質與表現,純粹只是為了奪回立院多數,為此而進行無差別攻擊,理由不足,依據民調,多數民眾並不認同。為了加強大罷免的正當性,民進黨立院總召對國民黨大扣紅帽,誣指他們受習近平指使,為中共同一大業效力;與他並肩作戰的曹興誠更是等而下之,頻頻口出惡言,把藍營立委貶為紅軍在台作亂。抹紅算是罷免點燃的第五個火場。
在多個綠營選區的罷免案順利推進之際,台北市長蔣萬安拋出「倒閣說」,主張罷免行政院長。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對此不置可否,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則不認同。但由於反制民進黨罷免行動需要宣傳與動員助勢,罷賴在五月間進行,如果過不了關,為了可能在八月進行的罷免投票,國民黨也可能發動倒閣攻勢;果若如此,將成為罷免點燃的第六個火場。
如果倒閣成功,行政院長辭職,賴清德總統可以決定立院是否改選,如果為了翻轉立法院目前朝小野大的局面,立院可能進行全面改選。罷免的連鎖反制就將點燃第七個火場。
由於罷免比當選容易,所以國民黨的戰略是將罷免大戰轉換成政黨之間的鬥爭,而將相互罷免行動超越單純針對個別民意代表的層次。在攻防主軸擴大與升級之後,藍營不再只是被動防守,反而轉為主動出擊,矛頭直指賴清德執政一年的績效總檢討,讓原本緊張的政治局勢更加緊繃,為未來台灣政局的變化埋下關鍵性伏筆。
國民黨在整個罷免戰中屈居弱勢,不得不發動倒賴, 為明知其不可為,但相信有助於整合團結國民黨內部,團結從中央到各地方執政菁英,凸顯國民黨在面對民進黨極限施壓下,團結進行危機動員、共同抗擊。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凝聚藍營渙散的士氣,對在罷免戰中陷於非常不利局面的藍營而言,藉由民眾抗爭,倡議反罷免,在公共領域重新取得發言權。
國民黨原先只意圖「以罷制罷」,罷免掉幾席民進黨立法委員,確保立院最大黨以及與民眾黨加起來席次過半的優勢,至少不讓民進黨取得過半席次。不料「反罷免」引來司法壓制,企圖產生威懾作用,瓦解其連署作業。為了扳回劣勢,國民黨發動罷賴,但過程中產生的宣傳效益相信可觀,可以動員支持者踴躍投下不贊成票,結果更加重要。
國民黨發動罷賴,勢必在罷免案投票中提出「不同意罷免國民黨立委等同於罷免賴清德」,或者「同意罷免民進黨立委等同於罷免賴清德」,這樣就可以將「罷綠」升級為「罷賴」,而在立法院罷免賴清德過程中,則可宣揚「罷免賴清德就是以罷制霸」等口號。這些加總起來,算是對賴清德的不信任投票。罷賴成為「反罷藍」、「罷綠」及「反霸」的升級版,無論結果如何,都將對賴清德和民進黨構成傷害。
在民進黨罷免藍委進展順利之際,台北市長蔣萬安近日提出倒閣主張,一直在立院與國民黨並肩作戰的民眾黨不認同,黨主席黃國昌出席在野峰會時表示,倒閣救不了台灣,也沒辦法解決現在真正想要專制獨裁的力量。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不認同倒閣,他認為讓賴清德下台才是最大的目標。
不過,國民黨區域立委多半承受被罷免的沉重壓力,陷入不安與焦躁情緒中,多數傾向不如乾脆發動倒閣,反守為攻,但黨中央認為茲事體大,一旦倒閣成功,總統可以解散立院改選,不僅將不分優劣勢所有選區一律改選,擔憂國民黨的總席次是否將不增反減?
對國民黨而言,罷賴與倒閣都很難成功,但罷賴和倒閣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宣傳賴清德和行政院長卓榮泰不適任的理由,因此如果5月間,後續可以安排倒閣戲碼,為可能在8月間舉行的罷免投票加強宣傳火力,所以迄今也不排除。
罷免大戰純粹是立院多數的爭奪戰,但自詡為「孤獨求敗不死的反共老鐵人」柯建銘卻將大罷免是包裝成打一場反共護台歷史性聖戰」,指稱「國民黨賣台亡國出賣自己,民進黨抗中保台救國救己,台灣人就此要真正出頭天了」。
以公民團體之名大力支持大罷免的曹興誠更說,藍白立委就是騙子,國民黨是「投共幫」。他聲稱這次罷免不是藍綠對決,而是「維護台灣民主的背水一戰,不成功就等著被中共吞併,請大家務必站出來」。
罷免行動你來我往,冤冤相報,六個火場已把台灣弄成遍地烽火,讓仇恨蔓延到整個社會,不斷深化朝野對立,柯建銘和曹興誠還唯恐火勢不夠猛烈,不能將在野黨燒成灰燼,於是再加油點火助燃。他們點燃的反中火場不像罷免、司法與倒閣、改選,將有終止的盡頭,而將綿綿無盡,終止無期,直到台灣朝野兩方全都遍體鱗傷才能罷了。他們何忍點燃野火燒毀台灣?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朝野相互罷免進入肉搏戰,這是一場仇恨總動員大戰,是朝野政黨之間,關乎立法院多數的歸屬,也攸關台灣的政局發展與民主前景。
這場肉搏戰民進黨率先發起,意在奪回立法院的主導權,恢復全面執政。這是罷免點燃的第一個火場。民進黨發動全面性大罷免進展順利,國民黨見情勢不妙,也發動「反罷免」,希望拉下幾席民進黨立委,由國民黨籍人士取而代之,以資抵銷國民黨失去幾席的可能結果,繼續和其他在野立委合起來在立院掌握多數優勢。這是罷免點燃的第二個火場。
掌握執政權的民進黨為了粉碎國民黨的反罷免攻勢,利用各地檢察系統對以「死人連署」及「偽造文書」的罪嫌搜查國民黨各地方黨部,對其負責人及參與連署作業的黨工聲請羈押,意圖產生威嚇效果與寒蟬效應,干擾國民黨的反罷免連署。這是罷免點燃的第三個火場。
國民黨為了扳回在相互罷免中處於劣勢的局面,4月26日集結20萬左右的群眾「抗獨裁」,並宣告對賴清德總統展開罷免行動,目的在於藉題展開批判賴清德及民進黨的宣傳,一方面數落他們的諸多不是,一方面凝聚支持者的士氣,以其動員群眾在罷免投票時挺身投下不贊成票。這也算是對民進黨打壓行動的一個反制,算是罷免點燃的第四個火場。
民進黨發動罷免其實無關個別立委的素質與表現,純粹只是為了奪回立院多數,為此而進行無差別攻擊,理由不足,依據民調,多數民眾並不認同。為了加強大罷免的正當性,民進黨立院總召對國民黨大扣紅帽,誣指他們受習近平指使,為中共同一大業效力;與他並肩作戰的曹興誠更是等而下之,頻頻口出惡言,把藍營立委貶為紅軍在台作亂。抹紅算是罷免點燃的第五個火場。
在多個綠營選區的罷免案順利推進之際,台北市長蔣萬安拋出「倒閣說」,主張罷免行政院長。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對此不置可否,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則不認同。但由於反制民進黨罷免行動需要宣傳與動員助勢,罷賴在五月間進行,如果過不了關,為了可能在八月進行的罷免投票,國民黨也可能發動倒閣攻勢;果若如此,將成為罷免點燃的第六個火場。
如果倒閣成功,行政院長辭職,賴清德總統可以決定立院是否改選,如果為了翻轉立法院目前朝小野大的局面,立院可能進行全面改選。罷免的連鎖反制就將點燃第七個火場。
由於罷免比當選容易,所以國民黨的戰略是將罷免大戰轉換成政黨之間的鬥爭,而將相互罷免行動超越單純針對個別民意代表的層次。在攻防主軸擴大與升級之後,藍營不再只是被動防守,反而轉為主動出擊,矛頭直指賴清德執政一年的績效總檢討,讓原本緊張的政治局勢更加緊繃,為未來台灣政局的變化埋下關鍵性伏筆。
國民黨在整個罷免戰中屈居弱勢,不得不發動倒賴, 為明知其不可為,但相信有助於整合團結國民黨內部,團結從中央到各地方執政菁英,凸顯國民黨在面對民進黨極限施壓下,團結進行危機動員、共同抗擊。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凝聚藍營渙散的士氣,對在罷免戰中陷於非常不利局面的藍營而言,藉由民眾抗爭,倡議反罷免,在公共領域重新取得發言權。
國民黨原先只意圖「以罷制罷」,罷免掉幾席民進黨立法委員,確保立院最大黨以及與民眾黨加起來席次過半的優勢,至少不讓民進黨取得過半席次。不料「反罷免」引來司法壓制,企圖產生威懾作用,瓦解其連署作業。為了扳回劣勢,國民黨發動罷賴,但過程中產生的宣傳效益相信可觀,可以動員支持者踴躍投下不贊成票,結果更加重要。
國民黨發動罷賴,勢必在罷免案投票中提出「不同意罷免國民黨立委等同於罷免賴清德」,或者「同意罷免民進黨立委等同於罷免賴清德」,這樣就可以將「罷綠」升級為「罷賴」,而在立法院罷免賴清德過程中,則可宣揚「罷免賴清德就是以罷制霸」等口號。這些加總起來,算是對賴清德的不信任投票。罷賴成為「反罷藍」、「罷綠」及「反霸」的升級版,無論結果如何,都將對賴清德和民進黨構成傷害。
在民進黨罷免藍委進展順利之際,台北市長蔣萬安近日提出倒閣主張,一直在立院與國民黨並肩作戰的民眾黨不認同,黨主席黃國昌出席在野峰會時表示,倒閣救不了台灣,也沒辦法解決現在真正想要專制獨裁的力量。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不認同倒閣,他認為讓賴清德下台才是最大的目標。
不過,國民黨區域立委多半承受被罷免的沉重壓力,陷入不安與焦躁情緒中,多數傾向不如乾脆發動倒閣,反守為攻,但黨中央認為茲事體大,一旦倒閣成功,總統可以解散立院改選,不僅將不分優劣勢所有選區一律改選,擔憂國民黨的總席次是否將不增反減?
對國民黨而言,罷賴與倒閣都很難成功,但罷賴和倒閣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宣傳賴清德和行政院長卓榮泰不適任的理由,因此如果5月間,後續可以安排倒閣戲碼,為可能在8月間舉行的罷免投票加強宣傳火力,所以迄今也不排除。
罷免大戰純粹是立院多數的爭奪戰,但自詡為「孤獨求敗不死的反共老鐵人」柯建銘卻將大罷免是包裝成打一場反共護台歷史性聖戰」,指稱「國民黨賣台亡國出賣自己,民進黨抗中保台救國救己,台灣人就此要真正出頭天了」。
以公民團體之名大力支持大罷免的曹興誠更說,藍白立委就是騙子,國民黨是「投共幫」。他聲稱這次罷免不是藍綠對決,而是「維護台灣民主的背水一戰,不成功就等著被中共吞併,請大家務必站出來」。
罷免行動你來我往,冤冤相報,六個火場已把台灣弄成遍地烽火,讓仇恨蔓延到整個社會,不斷深化朝野對立,柯建銘和曹興誠還唯恐火勢不夠猛烈,不能將在野黨燒成灰燼,於是再加油點火助燃。他們點燃的反中火場不像罷免、司法與倒閣、改選,將有終止的盡頭,而將綿綿無盡,終止無期,直到台灣朝野兩方全都遍體鱗傷才能罷了。他們何忍點燃野火燒毀台灣?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
陳國祥
陳國祥,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時報》特約主筆、時報育才董事長。 現為傳媒顧問。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