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血液腫瘤科
-
骨髓纖維化精準治療關鍵 MPN-10症狀評估表有幫助
臺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廖柏崴醫師骨髓纖維化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勞、夜間盜汗、容易有飽腹感、搔癢、腹部不適、注意力下降、廣泛性的骨頭疼痛等等,這些症狀容易被誤解為其他疾病的症狀。 -
5旬婦疲勞、頭暈非單純貧血! 是罕病骨髓纖維化造成
烏日林新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林增熙表示,骨髓纖維化屬於一種罕見的造血功能異常疾病,由於慢性骨髓細胞過度增生引起纖維化後,造血細胞無法正常地在骨髓裡生長,導致造血功能轉移至脾臟及肝臟等組織。 -
疲勞、搔癢恐是骨髓纖維化!新藥物翻轉困境帶來續命希望
骨髓纖維化症狀如疲勞、搔癢、骨頭疼痛等,易被混淆為過敏、身體老化等 -
搔癢、食欲不振、失眠...恐是MPN 治療「新關鍵」把握黃金時機
41歲的黃小姐大約一年多以前,開始出現全身性皮膚搔癢、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狀,看皮膚科及服用多種藥物,都未見改善。後來因為健檢報告指數異常,轉介到嘉義長庚血液腫瘤科就醫,才確診罹患了骨髓增生性腫瘤(MPN) -
經血過多婦女 不到7人中就有1人為類血友病
民眾可透過經血過量123口訣來評估自己是否有過量問題,也就是月經超過1周、2小時換一次衛生棉、血塊直徑超過3公分,如出現不明瘀青、牙齦出血等凝血異常症狀,需積極進一步諮詢血液科醫師。 -
骨髓纖維化十症狀 出現應儘速至血液科檢查
根據國內一項調查報告顯示,超過半數(57%)的患者無法從自身症狀連結到疾病,有31%患者認為自己並無相關症狀;此外,多數醫師注重在協助患者改善症狀與提升生活品質,67%醫師在治療時會以縮小脾臟為目標,但多數患者卻更在意血球檢查的結果,顯見患者與醫師對於治療目標存有分歧。 -
擺脫血小板低下問題 ITP患者勇敢追夢活出自我
ITP好發於20-30歲的年輕女性,以及少部分因營養缺乏的40-50歲男性,因為女性居多,多數是因月經異常流血到婦產科求診,在抽血檢查後發現血小板低下轉至血液科檢查,張悅詩醫師呼籲,ITP可能導致內出血,除了常見的月經異常出血,若有紫斑、瘀青、流鼻血、牙齦出血血流不止情況,務必盡早就醫。 -
血液報告「霧煞煞」? 專業醫師告訴你怎麼看
血液反映全身器官和組織的健康狀態,透過了解血液中各種不同成分的表現,可以幫助醫師在早期找出病灶,如當血色素過低時,就會出現貧血,而有疲倦、喘、虛弱等現象;若血色素過高,則會讓血液變得濃稠,出現頭暈、耳鳴、甚至有中風的表現等,因此血液檢查是必要的檢驗項目之一。 -
貧血問題大 不可排除腫瘤因素
造成貧血的原因很多,除了飲食上所攝取的營養不足之外,可千萬別忽視腫瘤,因為腫瘤也有可能引起貧血;醫師提醒,當出現貧血問題時,應進一步查明原因,才能對症治療。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