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筷母匙有必要!女子接受幽門桿菌治療 竟又重複感染
幽門桿菌不是治療後就一勞永逸,沒注意還是有重複感染的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環境衛生及飲食安全,可降低幽門桿菌感染機會;與他人同桌用餐時,須採用公筷母匙。 -
幽門螺旋桿菌難預防!「二合一篩檢計畫」施行有成 登國際期刊
相較於傳統單一糞便潛血篩檢,二合一附加幽門桿菌檢查提升民眾的篩檢參與率達14%,也吸引過去未曾參與大腸癌篩檢服務的民眾來參與檢查。 -
AI胃癌健康照護時代來了! 精確預測、制定個人化治療方式
人工智慧精準胃癌防治,提升識別診斷準確性。 -
幽門桿菌列第一級致癌物! 「這樣根除」遠離胃癌
世界衛生組織已在1994年將幽門桿菌列為第一級的致癌物,因此若能透過幽門桿菌的篩檢以及根除治療,預期可以大幅降低胃癌的發生率。 -
腹脹不適!不只感染幽門桿菌 竟也是代謝症候群候選人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表示,據門診觀察也發現,幽門桿菌感染者經常也是代謝症候群患者,治療時除飲食管理及增加運動量外,也建議進行幽門桿菌滅菌治療。 -
胃痛、腹脹當心是幽門桿菌上身! 醫提醒:大多數是從小就已感染
當胃部長期被幽門桿菌破壞之下,黏膜因此產生的異變也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其中又以胃淋巴瘤最常見。 -
7旬翁排黑、血便!確診淋巴瘤 病因竟與幽門桿菌有關
烏日林新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林增熙表示,邊緣區B細胞淋巴瘤屬於淋巴癌的一種,有92%病患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
血小板低下當心幽門桿菌造成! 不積極治療胃癌恐上身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提醒,部分研究發現,血小板輕微低下,可能與幽門桿菌相關,若身體有異狀最好趕快治療。 -
不吃甜食卻一直胃潰瘍 原來是這細菌在作怪!
許多胃潰瘍患者,不吃甜食生活作息正常,卻還是一直誘發胃病,當心是幽門螺旋桿菌在作怪!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幽門螺旋桿菌訂為致癌物,陳冠仰醫師指出,基本上會有造成胃癌的機率。 -
共餐染菌有可能得胃癌? 專家這樣說
你一口、我一口,共餐不用公筷,當心幽門螺旋桿菌悄悄找上您!幽門螺旋桿菌或幽門桿菌(學名:Helicobacter pylori)屬於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能躲過強烈胃酸攻擊,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內。傳染途徑為糞、口傳播,一旦感染後導致發炎,引發潰瘍,甚至可能發展成胃癌。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