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性傳染病現況 梅毒、淋病以「不安全性行為」為主
梅毒及淋病雖屬可治癒之疾病,但是感染後無法終身免疫,只要有不安全的性行為及口或肛交等都有可能被感染。 -
「這2族群」性病案例快速增加! 醫告訴你為何性病找上你
如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可直接就醫或是透過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提供之愛滋自我篩檢、匿名篩檢服務,或撥打臺北巿性病及愛滋諮詢專線02-2370-3738諮詢。 -
親密性行為後生殖器冒異味,竟是染性病! 醫揪半年前1舉動惹禍
對於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建議定期篩檢,及早就醫治療,以保護自己和伴侶的健康。 -
台灣愛滋通報「15至34歲」居多 安全性行為也存風險
但據統計我國今年截至7月,新增通報確診愛滋人數計584人,以15至34歲族群感染數最多,有367人占整體63%,感染危險因子以不安全性行為為主。 -
菜花延誤治療恐致癌! 慎防男性陰莖癌、女性子宮頸癌
菜花是由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染,是一種潛伏期長、復發率高的病毒性疾病,菜花通常生長在男性冠狀溝、生殖道、會陰部及肛門;女性則在於生殖道、陰道內外、尿道口等,因形似花椰菜般的肉芽而名之。 -
梅毒、淋病確診數增!嬰兒2個月大也先天性梅毒 一查1家3口都中鏢
疾管署6月21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先天性梅毒確定病例為2個月大嬰兒。 -
暑假將至出國旅遊小心M痘! 1男與外國網友親熱一夜染M痘痛到睡不著
今年截至6月2日,國內新增10例M痘確定病例,分別為7例本土病例、3例境外移入病例。 -
淋病年輕化!男女症狀大不同 愛愛前做這件事有助預防
淋病是接觸到淋病雙球菌而引起,男性在感染2至7天後就可能有症狀,相反的,女性的症狀極不明顯,大多無痛感,少部分會出現黃綠色膿狀分泌物,容易被忽略,預防淋病要避免危險性行為及多重性伴侶,發生性行為時全程使用保險套可降低感染的機會。 -
6成染愛滋是年輕人!不安全性行為最危險 篩檢護愛人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去年新增確診通報愛滋病毒感染人數,總計為941人,可觀察到近年愛滋病毒感染通報趨勢已持續6年下降,然而有近6成(57%)之感染者為18至35歲年輕族群,主要感染原因都為不安全性行為。 -
男星遭爆隱瞞HPV感染多女 醫示警菜花恐「一輩子不會好」
菜花會在生殖器表面形成花椰菜般的表徵,治療期間應暫停性行為,才能避免交互感染,病毒生生不息。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