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常陰道出血、性交疼痛?小心是子宮頸癌警訊!
子宮頸癌的發生通常與持續的高危型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有關,大部分患者在早期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因此早期篩檢對於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 -
八旬嬤排便困難就醫 一檢查竟是「子宮頸癌末期」
該名婦人最初的病徵並不典型,主要都與排便困難相關,因而誤認為便秘及腸道不適。 -
開學季!國中女生公費HPV疫苗開打 遠離子宮頸癌威脅
隨著新學期來臨,國民健康署將針對112年入學的國中女生提供校園接種第1劑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服務。 -
停經無性行為仍需抹片 子宮頸癌來自HPV打疫苗可預防
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6年以上沒做抹片的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是3年內曾經做抹片檢查的人的3倍,所以只要曾經有性行為,都應該定期做抹片檢查。若連續3年抹片結果都正常,或自費HPV篩檢結果無病毒感染,則可以改成3年做1次。 -
菜花延誤治療恐致癌! 慎防男性陰莖癌、女性子宮頸癌
菜花是由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染,是一種潛伏期長、復發率高的病毒性疾病,菜花通常生長在男性冠狀溝、生殖道、會陰部及肛門;女性則在於生殖道、陰道內外、尿道口等,因形似花椰菜般的肉芽而名之。 -
孕前檢查做子宮頸抹片 新婚婦意外揪出子宮頸癌前病變
1名32歲婦女在結婚時前往門診,接受婚後孕前相關檢查,經醫師建議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竟意外發現有癌前病變! -
預防子宮頸癌從小開始! 逾9成國中女生已打HPV疫苗
民眾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可以預防至少7成致癌高危險型別的HPV感染,降低長期感染導致子宮頸癌的風險。國健署表示,自107年12月底起全面推動,國中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的服務,至110年入學國中女生完整接種2劑疫苗之涵蓋率分別為91.7%,達到接種率穩定90%以上之目標。 -
丁噹卵巢長瘜肉、子宮頸癌指數飆高!? 醫闢謠破解盲點
女星丁噹近日透露接受全身健康檢查發現婦科疾病,趕緊就醫切除病灶。 -
子宮頸癌威脅女性健康 3道防線做好把關避免HPV感染
關於預防子宮頸癌的方式,國健署設下3道防線,呼籲民眾一同來遵守:第1道防線:安全性行為。第2道防線:接種HPV疫苗。第3道防線:定期篩檢。 -
降低子宮頸癌做抹片就足夠? 專家呼籲篩檢政策待轉型
國內研究發現30歲以上女性仍有將近290萬人篩檢頻率不足,顯示現行的篩檢政策出現破口,也成為我國消滅子宮頸癌的瓶頸。專家認為若要達成2030加速清除子宮頸癌的WHO目標,台灣應加速篩檢政策轉型,推動抹片檢查與HPV篩檢,及早在癌前病變前揪出高風險族群。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