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台第10老縣市!國衛院攜手臺東大學 推高齡普惠科技
隨著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利用高齡普惠科技提升民眾的生活便利性,並為長者的健康與長照需求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
「下流老人」人權堪憂! 專家籲改善5大問題
下流老人是日本社會學者提出的概念,意旨近年出現大量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年金制度面臨崩壞、長期照護缺乏人力、高齡醫療缺乏品質、照護條件日益提高、老人居住困難,而且未來會只增不減。 -
老老照顧找到解方 奇美醫院從患者入院就啟動準備服務
隨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許多銀髮夫婦面臨生病照護問題,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徐鴻麟表示,奇美醫院高齡急診團隊將出院準備服務提前至急診階段,甚至在急診時就轉介居家醫療,為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做好準備。 -
國際老人日前夕 弱勢長者用餐、志工物資陷「雙缺危機」
在10月1日國際老人日前夕,最新台灣弱勢長者營養補給現況調查顯示,弱勢長者平均2天、才有1餐,而台灣社福機構也面臨物資與人力雙缺危機 -
「常照,才不會被長照」 青銀共生創造多贏局面
台灣面臨高齡少子化危機,學者倡議參考美國與日本經驗,在招生弱勢學校設立健康相關系科並大健康產業,設立針對健康長者的「社區健康整合支援中心」,創造多贏局面。 -
出院才是開始! 高齡患者銜接照護需求高,怎麼做?
醫院整合醫學暨醫療銜接照護,建立跨領域之整合照護模式,建立橫向資源整合,共同照護以降低病人反覆就醫及住院,提升醫療體系照護效能 -
思科、陽明交大、晉泰3方合作 推連續照護與樂齡生活
思科、陽明交通大學及晉泰科技今日宣布,3方合作,推動連續照護與樂齡生活。 -
超高齡社會來臨 長照問題該如何超前部署?
高齡人口持續攀升意味著未來高齡照護需求將急遽上升,無可避免的照顧責任,將直接衝擊一個家庭的經濟和時間分配,但在照顧資源有限,市場供需不足的情狀,該如何面對超高齡社會的到來? -
高齡整合照護新模式獲國際肯定 健保署擬調整給付
台灣高齡化趨勢,國內專家提出本土整合照護新模式,並耗時一年試辦,證實能提升高齡長者體能、認知功能及生活品質,研究獲國際期刊肯定,健保署研擬調整給付,以利社區實踐。 -
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 準備9項有趣的精彩活動
即便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只能到走廊或坐在大窗戶旁邊,呼吸新鮮空氣或欣賞風景也是一項很棒的日常活動。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