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年齡層都可能中標! 甩開諾羅病毒「這件事」很重要
諾羅病毒傳染力強,只要少量病毒就能引發腸胃炎,且所有年齡層都可能成為感染對象;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表示,像是與感染者密切接觸、飛沫傳染、吃到受病毒污染的食品或藉由排泄物或嘔吐物等都可能成為傳染途徑,尤其學校、醫院、收容及安養等人口密集機構最容易引起群聚感染,因此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是關鍵。 -
腹瀉拉警報!「這病毒」好發於秋冬,當心群聚感染
諾羅病毒好發於秋冬季節,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及群聚通報件數,均高於去年同期。群聚事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諾羅病毒傳染力強,且容易引發群聚感染,請民眾應注意個人手部衛生及飲食安全,如有腹瀉情形,待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以後再恢復上班上學,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
腸胃炎就是諾羅病毒? 醫師說分明
諾羅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食用到被病人排泄物或嘔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或與病人有密切接觸(共享食物、器皿等)後經由嘴、鼻等粘膜部位傳染,此病毒可在受污染的水、食物或環境中存活長達數天,且其傳染力極強,有研究發現吸入病人嘔吐產生的飛沫,或是接觸到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也都可能造成感染 -
諾羅病毒鬧全台 爆50起腹瀉群聚
疾管署今(12)日公布,近4週共通報50起腹瀉群聚案件,以餐飲旅宿業22起最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該署強調,若出現上吐下瀉症狀恐是該病毒作怪,呼籲如廁後、用餐前應以肥皂勤洗手。 -
諾羅病毒肆虐! 家族團圓小心群聚傳染
放寒假了,不少爸爸媽媽趁著假期總想帶孩子們出遊,醫師提醒,此時也正值腸胃炎流行期,每年春節假期總因南來北往親友大團圓,引起大規模的群聚腸胃炎,千萬不能大意。 -
諾羅病毒蠢蠢欲動 做好衛生防護是關鍵
你有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或發燒等症狀出現嗎?小心恐是病毒性腸胃炎,應盡快就醫治療。疾管署表示,腹瀉群聚案件中,以感染諾羅病毒為主,可藉由糞便或嘔吐物人傳人,傳染力非常強,民眾應留意飲食衛生,並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如出現疑似症狀,除了儘速就醫外也應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避免病毒傳播提升疫情風險。 -
輪狀病毒恐引重病 不滿5歲兒童易感染
輪狀病毒常導致嚴重小兒腸胃炎,若脫水過多,可能有嚴重後果。曾有一名1歲餘男童,因染輪狀病毒,不僅腹瀉、還高燒,抽筋,打強心劑才救回。腹瀉是全球造成兒童致命疾病第二名,每年造成約71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亡。輪狀病毒腸胃炎可能造成嬰幼兒住院,若未經治療,可能會嚴重脫水、代謝性酸中毒、電解質失衡,甚至死亡 -
輪狀病毒發威 北市童4月5日起補助公費疫苗
家裡有小小孩嗎?是否有口服過輪狀病毒疫苗?最近有不少小小孩遭到輪狀病毒感染導致嚴重的腸胃炎病況,因為上吐下瀉造成脫水症狀,需要住院接受治療;小兒科醫師提醒,由於目前已經有輪狀病毒疫苗可以防範,而且台北市從4月5日起會有補助,家長最好及早帶孩子去接種。 -
單週14萬人次腹瀉就醫 群聚疫情激增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昨天表示,上週14萬人次因腹瀉到門診就診,上週共41件群聚通報,為今年單週新高,也是近3年單週同期新高。超過9成都是諾羅病毒,一定要勤洗手防範。民眾對新型諾羅病毒大部分沒抵抗力,很容易流行。尤其在幼兒和青少年,羅一鈞說,只要一點點諾羅病毒就可發病且非常容易傳染 -
入春天氣仍寒冷 病毒性腸胃炎持續發威
全台氣溫仍濕冷,病毒性腸胃炎疫情頻傳,腹瀉群聚持續增加中,尤其集中於校園,以國小、幼兒園居多。專家提醒,病毒性腸胃炎傳染力極強,患者應在家休息,症狀解除至少2天後才可上學、上班。病毒性腸胃炎由多種病毒引起,以諾羅、輪狀病毒最常見。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