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心房顫動
-
心律不整風險知多少? 醫曝「這情況」中風機率高5倍
每6位中風患者就有1位跟心房顫動相關,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會是一般人的5至8倍,且因心房顫動所造成的腦中風,症狀相對嚴重、住院時間較長也更容易復發,即使是無症狀的心房顫動也一樣危險 -
心房顫動治療新突破!「1技術」30分鐘改善心悸困擾
心臟血管內科陳力瀚醫師指出,傳統的心房顫動治療雖然有效,但手術時間長且併發症風險較高。 -
經常疲憊、心跳加速,竟是睡眠呼吸中止合併心房顫動作祟?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鄭浩民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常會伴隨其他疾病,若出現相關症狀,請盡速至醫院進行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中榮研究:電燒手術治心房顫動,失智風險顯著下降26%
臺中榮總內科部林彥璋解釋,國內心房顫動患者每年新發生失智症的比率約為0.9%-1%,相較於一般人僅0.2%的發生率顯著提高。 -
腳中風延誤治療恐截肢! 心律不整患者出現警訊速就醫
腳中風是指下肢急性動脈阻塞,通常由血栓或栓塞所引發。當血液無法順利流至肢體末端時,會引發嚴重的缺血,進而導致組織壞死。約1萬人中1.5例下肢急性動脈阻塞,經治療有2至3成的病人會面臨截肢。心房顫動等心律不整會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進而引發嚴重的併發症。 -
心房顫動病人易中風 專家:及早治療評估可降低發生率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在台灣每6位中風患者中,就有1位合併有心房顫動,一旦發生心房顫動,腦中風的機率會增加5倍,且併發腦中風時,1個月內死亡率為25%、1年內死亡率高達50%。 -
敏盛醫院國際等級3D定位電燒:精準無輻射最安「心」!
根據敏盛醫院統計,自3年前引進此技術後,院內已執行超過150例心臟電燒治療,在陣發性心房顫動方面,術後成功率可達約八成以上,持續性心房顫動則約有七成以上,成績達到國際相關研究水準 -
智能手錶發出心房顫動提示注意! 醫:多數無症狀,但「這些人」要注意
心房顫動是成人很常見的心律不整,其發生率隨著年齡增加,在老年族群,發病率高達8%。 -
講座報名/心房顫動潛在危險不可逆! 專家揭護心策略
根據統計,全台約23萬人患有心房顫動,且隨年紀增長,發生比率逐漸提高。 -
長者因腦出血無法吃抗凝血劑 醫採1治療控制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的病人,若因腦出血無法長期服用抗凝血劑,臨床上該如何治療呢?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