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悸、臉潮紅?隱性高血壓恐上身 醫曝成因和治療方式
高血壓是國人所熟知的三高疾病之一,,在亞洲族群中約有10~20%病人具有隱性高血壓,意指病人在醫院量的血壓皆為正常,但卻在日常生活中呈現高血壓症狀。此種高血壓讓病人誤以為自己沒有高血壓而疏忽治療。長期下來,亦可能比一般高血壓更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 -
智能手錶發出心房顫動提示注意! 醫:多數無症狀,但「這些人」要注意
心房顫動是成人很常見的心律不整,其發生率隨著年齡增加,在老年族群,發病率高達8%。 -
全台最年輕!13歲國中少女突發心肌炎 最小「微型心臟幫浦」挽救青春生命
若出現心悸、胸悶胸痛、呼吸急促或四肢冰冷無力等更嚴重的症狀,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 -
剖腹產婦突發冠狀動脈剝離險喪命 陽明交大團隊神救回
SCAD好發於45到55歲的女性,以及遭受生理、心理上強烈刺激,或有較大荷爾蒙波動等族群。產後婦女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很低,突發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又僅占心肌梗塞的3分之1,由於案例非常之少,臨床經驗也相當有限。 -
心悸、胸悶、爬樓梯就喘! 6旬男「3條冠狀動脈都堵塞」
一旦有了心房顫動,比起同年齡的正常人,死亡率會高2倍、中風率則高5倍之多。 -
「心室早期收縮」每日多達1萬下! 3D燒灼術擺平心悸胸痛
心室早期收縮是由心室的異位節律點發出激動波使心室提早收縮,若發作頻率過高(每天心律不整的次數超過6,000-10,000次),會出現心悸與胸痛症狀。 -
胸悶、暈眩、心悸、倦怠是太累? 醫曝肺高壓嚴重後果
肺高壓疾病全球盛行率約佔1%,常見的症狀有胸悶、喘、水腫、暈眩、心悸與倦怠等。 -
心悸胸悶竟是二尖瓣脫垂在搞鬼! 中醫提2穴道助改善
二尖瓣脫垂的患者,出現喘不過氣、胸悶或胸痛的頻率會隨著你的情緒起伏越來越明顯。 -
過節大魚大肉小心隱形殺手! 高血脂5前兆你中了嗎?
春節歡樂團聚之際,大魚大肉吃下肚,是否發現身體產生了一些變化?有時突然感到胸悶胸痛,或是更容易感到疲勞乏力,小心這些都可能是高血脂的前兆! -
新冠康復後常心跳快、胸悶! 恐心搏過速症候群找上門
新冠肺炎染疫後,大約5人當中會有1人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症候群。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