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臍疝氣恐致腸道扭結壞死 腫塊出現紅腫、壓痛要注意!
腹部疝氣最為常見,包括:臍疝氣、腹股溝疝氣及腹壁疝氣等,臍疝氣發生在肚臍周圍,主要是因該處的筋膜與肌肉閉合不全或缺損,導致內臟或脂肪擠出形成腫塊。當腫塊出現瘀青、紅腫或壓痛,可能是腸道嵌頓或扭結的徵兆,此情況可能影響血液循環,須立即就醫,以免發生嚴重併發症。 -
8原因最易產生疝氣! 下腹凸一包應立刻就醫
腹股溝疝氣是外科相當常見的疾病,後天性的疝氣可能會因為人體老化、懷孕、腹水、咳嗽、便秘、過度用力、吸菸、肥胖等等原因,造成腹內壓力上升而導致腹股溝肌肉或筋膜退化,接著腹腔內器官或組織進而被擠壓出來。疝氣不會自癒,雖可自行將腹內器官推回腹腔內,但久站、彎腰或咳嗽等用力時,就可能又跑出來,仍建議手術治療 -
小兒疝氣莫輕忽 每20名嬰兒就有一例
根據統計,小兒疝氣發生率大約有百分之5,也就是說,每20名嬰兒就有一例小兒疝氣;由於嬰兒還不會說話,身體不舒服多以哭鬧表示。所以,家長在幫嬰兒洗澡時,可得要多檢查孩子的身體,查看腹股溝處是否有隆起,若是出現突出物,就要趕緊就醫診治。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