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中暑危及生命! 急診醫示警早期6症狀、1時段別出門
預防熱中暑的關鍵在於採取適當措施,首先應盡量避免在最熱的時段(通常是中午到下午3點)外出或進行戶外活動,如必須外出,要確保充分補水,每15至20分鐘喝1次水,即使不口渴也要主動飲水 -
家中孩童中暑、熱傷害該如何急救? 5步驟自救方法學起來!
高溫悶熱的戶外、空氣不流通的室內,以及密閉的車內等,都是容易發生熱傷害的場域應特別注意。 -
中暑嚴重恐致器官衰竭!別輕忽中暑5症狀 掌握4招預防
老人、嬰兒、幼童,以及高血壓、正在使用藥物治療或心臟病患者皆為中暑的高危險族群,為了避免中暑的情形發生,應掌握4招預防方法,徹底做好防曬工作。 -
快躲太陽!5大族群中暑風險高 炎夏一定要防曬多補水
中暑高危險族群,發現從事戶外工作者像是農夫、工人、運動員等,因需要長時間的曝曬在烈日下,衛服部就曾特別宣導,提醒此類工作者必須確實做好防曬、多休息和補充水分來避免熱傷害。 -
熱傷害易有併發症!登山者直曬太陽易中暑 6招可預防
關於中暑常見症狀,蘇柏維說明,除體溫上升,還包含皮膚乾躁發紅、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倦怠無力等。 -
清涼劑可以幫助降溫嗎? 中暑急救5步驟記起來
食藥署提醒,使用清涼劑並不是中暑時的首要處理方法,及時透過冷水擦拭皮膚等急救5步驟,才能降低意外發生的風險! -
中暑頭暈想吐好難過! 避免熱傷害掌握3字訣解渴消暑
炎炎夏日總讓許多人遭受中暑之苦,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一定要謹記預防熱傷害的3字訣涼、補、心。 -
中暑並非夏日專病 中醫告訴您預防與保養之道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賴博政表示,暑在中醫中,除了指節氣之外,還是一種外邪,並不是只有夏季才會中暑 -
大暑前後小心中暑!中醫針對陽暑、陰暑 推薦2款茶飲
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大暑前後氣候酷熱,民眾容易有中暑及日曬後皮膚紅癢,或者起小丘疹、水皰、風團等多形性日光疹症狀發生。 -
夏日預防熱傷害! 下載「樂活氣象APP」掌握預警資訊
為幫助民眾預防熱傷害,國民健康署、中央氣象局、中央研究院共同開發樂活氣象APP可一覽全台各縣市(含鄉鎮市區)熱傷害預警地圖,並查詢每日各時段及每週熱傷害預警燈號。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