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東協
-
日本「進軍」東協,岸田訪菲引發關注
日本對東協的政策,隨新國防戰略而做出調整;即從經濟層面轉而觸及到軍事層面。東協成員當中,與中共存在南海領土爭議的菲律賓,因其角色特殊,成為日本選擇加強軍事合作的主要對象,意義超過岸田這次到訪的馬來西亞。 -
東協外長會議聯合公報 聚焦南海及緬甸危機
為期兩天東協(ASEAN)外長會議12日結束,13日發布聯合公報,重申維護和促進南海和平、穩定及安全自由航行的重要性;針對緬甸危機,也重申東協與緬甸軍政府達成的「5點共識」。 -
中共東協對話30年
東協成立的宗旨,除了加速區域的經濟成長、社會進步及文化發展外,其次就是促進區域的和平與穩定。但面對中美的戰略競爭,東協恐怕很難置身事外。 -
東亞多邊盛會,臺灣被邊緣化?
為了避免臺灣在區域經濟整合的過程中逐步邊緣化,選民期待參選人能提出各種政策選擇途徑:究竟臺灣經由大陸進軍世界好?還是經由世界進軍大陸好?臺灣民眾已在選戰中接觸了太多的政治口水,希望在選前不到一百天,能見到政治人物端出的牛肉。 -
白宮:川普將缺席兩場亞洲峰會
美國媒體9月2日援引白宮消息稱,美國總統川普決定今年11月不會前往新加坡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出席東協峰會和亞太經濟合作論壇(APEC)兩場會議,改由副總統彭斯代表出席。 -
東協峰會主席聲明:冀和平解決南海問題
第31屆東協峰會主席聲明於16日公布。聲明說,希望以和平方式解決南海問題。 -
李克強:南海行為準則案文磋商啟動
當地時間11月13日下午,第20次中國-東協(10+1)領導人會議在菲律賓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議上宣布中國和東協國家啟動「南海行為準則」案文磋商。 -
憂出訪時間太久影響情緒 川普將缺席東亞峰會
為了早點回國,「川普決定不參加東亞峰會」,美國總統川普即將於11月開啟長達12天的亞洲五國之旅,然而臨行前卻傳出他訪問菲律賓但不參加屆時在菲舉行的東亞峰會的消息,令美國輿論炸開了鍋。一些人指責川普此舉會影響美國的對外聲譽。 -
日經:王毅的自信從何而來
以朝鮮和南海問題為主要議題的東協(ASEAN)相關會議日前在馬尼拉舉行。會議的主角不是東道國菲律賓和東協各國,而是中國外長王毅。王毅憑藉強硬的發言和積極的信息發佈引起了關注,與存在感始終比較低的美國形成對比。不過,強推自己邏輯的場面也很突出,似乎也招致了周邊國家的不滿。 -
提勒森首訪東南亞 聚焦朝鮮與南海
提勒森5日將啟程前往菲律賓,參與東南亞國協區域論壇(ASEAN Regional Forum)、東亞高峰會部長級會議、美國與東協部長級會議及湄公河下游倡議部長級會議,其中,朝鮮也是東協區域論壇的一員。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