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國」竟然有三位藍營立委要面臨罷免投票?!

2025-04-15 14:30:45   2658

天龍國台北市民的驕傲是他們雖是偏藍,但藍軍的候選人也要德能配位,才要支持他們,就像他們2014年他們支持了柯文哲,放棄了連勝文,不是舉藍旗就可以得到他們的票,他們要的是他們真正想要的台北市長、立委或議員。

陳敏鳳/評論

根據罷免團體近日宣布,已經有四位藍營立委通過二階投票門檻(最後還是要根據中選會認定),其中有三位竟然被認為是天龍國的台北市。天龍國有多種解釋,對綠營來說,就是指大概永遠都是會投給藍營的地區。當大罷免開始之時,沒想到台北市成為重災區。結果真是出人意料,國民黨應該深思其中原由,找出解決之道,若是得罪了知識藍,那可就代誌大條了。

罷團宣布通過法定二階門檻的藍營立委目前共有四位,首先是大安區的羅智強、接下來是中山、北松山第三選區的王鴻薇,接著港湖的李彥秀,第四位是14日宣布的桃園牛煦庭。而根據一些罷團私下流傳的消息,松山信義的徐巧芯也已超過二階的法定門檻。

也就是說,如果經中選會認定結果後,台北市至少有三席或四席的藍營立委,要舉行罷免的投票,對藍營來說,這根本是自家地盤著火了,成為大罷免案的重災區。

這與原先的認知並不相同,多數觀察政治的人士都認為台北市的罷免藍委案,很難通過,甚至一路走到可能要舉行罷免投票的階段,但如今不只一席、二席、三席,甚至有第四席的立委未來都要受到衝擊。

國民黨面對自己的大本營被偷襲被放火了,卻還是反應遲鈍,不知所措,雖然每次做出民調,贊成罷免者少於反對罷免者,但台北市三席立委卻活生生地通過二階連署,可能要舉行投票來決定立委之職的去留。

罷免投票並非只單純比較票數高低,而是有一定的門檻,就是四分之一以上選區選民投票,四分之一同意票且高於不同意票。所以這種不是全國普遍舉行的罷免投票,主導權掌握在政治態度積極者,而非政黨的基本盤。

很多藍營立委都在公開電視說,支持反罷免的人都不知道也要出來投票,投反對票才能保住他們支持的藍營立委。

這種基層的反應著實令人吃驚,台灣過去有多場驚天動地的罷免投票,例如台中市前立委陳柏惟、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及基隆市長謝國樑等,大家都知道罷免要出來投同意票或反對票了,怎會藍營的基層和選民如此「不懂」罷免規則,令人很不解,或許顯示國民黨在文宣說明上非常不足,即使舉行多場說明會也沒有效果。

但如果選民的說法,只是應付藍營的立委,他們根本了解罷免的運作規則,只是他們想要裝傻,讓自己置身事外。如果是這種情況,那藍營的代誌才是大條了。代表藍營選民在罷免案上沒有積極的參與,有沒有留住該區的藍營立委根本不重要,如果這種欠缺政治積極參與的態度,一直持續到投票時刻,那這幾席的立委肯定要被罷免成功了。

為何會造成這種現象呢?國民黨中央對整個罷免的態勢和應對之道,顯然還是非常不明確,也沒有對策。

不過,藍營在因應大罷免案束手無策是事實,但這種現象是否藍營造成的?是否該深自檢討2024年在國會的一年,是不是得罪了中間選民,以及知識藍的選民,讓這些中間偏藍的選民,對這次罷免視而不見,例如像T台民調就曾做出有人後悔投給了現任藍營立委。

為什麼?他們為何會後悔投給現在的藍營立委呢?是不是對他們的對現任選區立委服務表現不滿意,或者在國會的表現不如他們當時的期待。

常理來看,一個民代的選民服務再怎麼偷懶,也不致引發眾怒引發罷免潮,看來過去一年國會的表現才是得罪知識藍選民的重要關鍵。國會擴權方案被憲法法庭化解了,但預算案則無法自圓其說,預算被刪個一成是家常便飯的事,但為何這次立法院刪預算刪到自己都無法辯護?這一年國民黨黨團的領導者到底是誰?幹了什麼事呢?

為何去年明明選了一個國會最大黨,有著最多的席次,最大的政黨基本盤,但過了這一年,在美麗島電子報裡的政黨支持度裡,國民黨的好感度一直在往下跌,往下降,跌到不到三成,而口中痛罵的民進黨好感度卻可以高到超過五成?國民黨真的不用好好檢討嗎?國民黨真是沒有「能人」?

也許這些知識藍並沒有離開國民黨,但他們對現任選區立委表現並不滿意,對現在領導國民黨立院黨團的總召人選不滿意,所以會默許罷免案通過,但補選時又會視人選再次投給藍營立委,罷掉的席次是不是可以翻轉國會的多數,現在並無定數,重要是國民黨要能對症下藥。

天龍國台北市民的驕傲是他們雖是偏藍,但藍軍的候選人也要德能配位,才要支持他們,就像他們2014年他們支持了柯文哲,放棄了連勝文,不是舉藍旗就可以得到他們的票,他們要的是他們真正想要的台北市長、立委或議員。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