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戶外工作者熱傷害死亡率增20倍! 如何預防、緊急處理熱傷害?
熱傷害在任何人身上都有可能發生,民眾皆應留意,尤其戶外工作者和其他人相比,熱傷害造成的死亡率增加20倍,更要特別小心。 -
長輩不開冷氣熱到體溫達38度 急診醫示警中暑死亡率高
近期連日創下高溫,氣象局更預估未來幾天沒有最熱,只有更熱。醫師說明,近期有長輩為了省電費,白天不開冷氣,導致自己出現中暑症狀,緊急送醫才改善。 -
夏季熱浪來襲!熱傷害以中暑最嚴重 這類型恐危及生命
天氣炎熱小心中暑,提醒大家如果出現身體發熱、心跳及呼吸加速、皮膚發紅且乾燥等症狀,就應提高警覺,儘速至陰涼處休息,去除衣物,用溫水擦拭或風扇冷卻體溫。 -
炎夏外出記得做好防曬! 從頭到腳裝備齊全遠離熱傷害
國民健康署特別叮嚀,在享受盛夏時光時,同時也能預防熱傷害。 -
夏天遠離熱傷害! 國民健康署呼籲:熟記「3大要訣」
隨著夏天來臨,民眾要避免中暑,國民健康署呼籲,可以謹記3要訣,遠離熱傷害。 -
夏季小心熱傷害!防範中暑 營養師:吃對東西也有幫助
炎炎夏日,無論是認真工作的你或是趁著好天氣上山下海的你,都要小心別中暑!當人體處於炎熱環境過久或是身體喪失正常散熱機制,就可能造成熱傷害。 -
工人戴口罩施工悶熱引起熱衰竭 出現噁心嘔吐緊急送醫
工人僅能在喝水吃飯時脫下口罩,加上本身有腎臟方面宿疾,就醫確診為熱衰竭。 -
高溫飆出身體問題! 熱傷害這些症狀要當心
當人體在高溫環境下,無法調解體溫來散熱,進而產生不適之症狀,統稱熱傷害。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腎臟科葉哲廷醫師表示,高溫濕熱人體難以有效散熱,若在高溫下短時間劇烈運動或長時間暴露悶熱環境中,容易造成體液大量流失,若沒有適時補充水分和鹽分,便容易導致熱傷害,甚至出現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衰竭等併發症。 -
未來一周熱到炸!一篇看懂何謂熱傷害
任何人都可能會發生熱傷害,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 補充水分、 提高警覺。因高溫對造成的熱傷害可分為幾類:熱水腫(Heat edema)、熱痙攣(Heat cramps)、熱暈厥(Heat syncope)、熱衰竭(Heat exhaustion)及最嚴重的熱中暑。 -
夏季易出現熱傷害 中醫治療有效舒緩
通常熱傷害分成三種,包括體溫超過41.1°C以上,且同時有神經功能異常的熱中暑,以及體溫低於40°C,且有頭痛、虛弱、無力、噁心等症狀的熱衰竭,還有四肢或呼吸肌出現肌肉痙攣現象的熱痙攣;簡士傑醫師呼籲,若出現任何類似症狀時,應盡快緊急就醫治療,避免因症狀加劇,危害健康。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