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神經性疾病治療新曙光! 興大研究「細菌通道」成果登國際期刊
國立中興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胡念仁其團隊,與中央研究院的蔡明道院士合作,使用最新的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Cryo-EM),成功解析細菌鉀離子通道蛋白KtrAB在開啟和關閉狀態時的高解析度結構,有助提供人類神經性疾病的治療新方向。 -
興大研究:全球兩大入侵種白蟻 首次發現野外雜交族群
國立中興大學公布,研究團隊發現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台灣家白蟻及入侵種格斯特家白蟻,在台灣台中的自然環境中,已有混種雜交白蟻存在,這是白蟻研究一大突破。 -
興大國際獸醫防疫暨教學醫院大樓動土 估116年完工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獸醫防疫人才培訓中心暨獸醫教學醫院大樓今天舉行動土典禮,建物規劃為地下1層、地上7層,預計民國116年完工,打造中部最大獸醫教育示範場域。 -
林務局、興大建置國產精油檢測中心 把關精油品質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與中興大學合作建置的國產精油檢測中心26日揭牌,林務局長林華慶說,將請中興大學建立100種以上的台灣森林植物精油成分指紋圖譜,建構品質標準,打造台灣精油成為國際精品。 -
興大永續發展辦公室揭牌 宣示2040達成淨零排放
中興大學28日舉辦永續發展辦公室揭牌典禮暨興大淨零排放院長論壇,宣示目標為公元2040年達到100%淨排放,努力成為國內宣示達標最早的大學。 -
中興大學解密卷柏矽晶體 刊登英國皇家學會期刊
中興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卷柏科植物的葉表矽晶體有超越傳統光學的效應,可對在低光環境下如何獲取光線有所啟發,未來可運用在太陽能相關應用研發,7月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期刊。 -
中興大學攜手農改場 打樣中心聯盟升值農產加工
國立中興大學與農試所、農改場、茶改場等單位結盟,1日簽約成立農產加值打樣中心中區聯盟,未來在設備、技術、人才培訓上共享,提升農民在農產加工的升級服務。 -
興大無人機團隊投入精準農業 農民滑手機就能巡田
中興大學土木系特聘教授楊明德團隊結合無人機與人工智慧,應用在精準農業上,建置雲端資料處理平台,農民在監測農作物生長以及災損判斷更精準,滑手機就能巡田。 -
中興大學黃振文副校長 榮獲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特聘教授兼副校長黃振文,45年來與微生物菌為伍,在農用微生物開發等領域成果卓著,25日獲頒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
中興大學展出唐代壁畫 民眾可換穿唐服觀賞
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展出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參觀者還可換穿唐服,感受唐代文化。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