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破原廠藥迷思 處方箋改成分名10月起牙科試辦
近年來,藥品缺貨問題頻繁,藥界指出,大多數缺貨情況有替代藥品可供使用。然而,因多數處方箋上使用商品名,民眾對替代藥品存有疑慮,導致恐慌。為解決此問題,衛生福利部決定推動處方箋以成分名取代商品名,打破「原廠藥」迷思,預計今年10月起在牙科診所率先試辦。 -
嘴臭真的只是火氣大?口吐「不芬芳」該找誰看?
醫師顏瑞瑩表示,口氣不好或口臭可先找牙科醫師著手,依症狀進行有效轉診。 -
治療牙疾病,我適合用舒眠治療嗎? 專科醫直指「治療關鍵」
由於全身麻醉的術前準備工作較多,且術後患者大多需要住院觀察復甦的情況,因此,如果不是太困難或太耗時的牙科治療,可考慮改採舒眠麻醉下完成牙科治療。 -
新創公司整合各專業領域 掀牙科領域「數位革命」!
有些人會好奇,牙科要怎麼與新型數位科技做連結?其實,牙科幾乎可說與科技密不可分,台灣牙科知名新創公司執行長陳欽章與其團隊歷經7年積累,發表新一代雲端診所管理系統。統合牙科、生技、科技及管理顧問業各領域專業,掀起一場牙科領域數位革命。 -
露齦笑容崩壞氣質 水雷射搭配貼片讓微笑曲線升級
水雷射主要是利用固定波長的雷射做為切割組織的媒介,具有傷口小、出血量低、術後恢復快等優勢,術後幾乎可以正常進食,不用忍受不舒服的腫脹感。 -
牙科治療的高空安全索 令人又愛又恨的牙科隔離障
會緊緊的喔!,有些牙醫師治療前會跟病人這樣說,接著用一個銀色的小夾子跟一塊綠色的布放入口中,其實這個令人有些不舒服的裝置叫做牙科隔離障(dental dam),就跟在高空中使用的安全索一樣,雖然穿戴上並不會太舒適,卻能有效地保護牙醫師及病人的安全。 -
幼兒看牙哭鬧吵不休 醫建議舒眠麻醉揮別夢魘
4歲的小凱,平常愛吃糖,從小又有夜奶習慣,導致小小年紀就一口爛牙,但小凱每次看牙聽到鑽牙聲就哭鬧不休、躁動不安,全程需由爸媽硬是抓著、壓著才能勉強看完,帶孩子看牙變成爸媽跟小孩的夢魘,之後前往國泰綜合醫院在舒眠麻醉下,進行兒童牙科治療,一覺醒來完成治療,揮別小孩看牙的夢魘,也放下爸媽心中壓力。 -
牙齦痛2個月牙髓竟壞死 這項「再生術」救回來了
牙髓血管再生術這一類的再生牙髓治療步驟,治療成功率是相當高,並且與傳統的根尖成形術相比,的確能增加管壁的厚度及牙根的長度,提供了在治療根尖未成熟恆牙的新選擇;但臨床上的治療成效可能因人而異,因此專業醫師仍可能調整治療方式。 -
根管治療善用顯微鏡 高倍視野更精準
牙科根管治療目前可透過顯微鏡協助,有效提升治療成效;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醫師紀智文指出,在美國的牙髓病科訓練中,顯微鏡的訓練已被列為必修,透過顯微鏡的多片組鏡片和同軸光的光源技術,幫助手術過程中,細膩的放大影像且提供足夠景深和光源,可有效提升治療的精細度和預後。 -
台大醫院雲林駐診牙醫 比照總院規格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昨天介紹來自總院徐儷芳、陳世哲兩位牙醫生力軍駐診,強化當地兒童牙科及齒顎矯正醫療保健,且檢驗器材比照總院規格,提供更完善服務。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