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傳染病來襲 小心「恙蟲」、「類鼻疽」
提醒民眾,若以後在戶外活動後兩周內出現的身體不適,就有可能是蜱或恙蟎傳染的疾病。 -
發燒未必染疫 男童腿部有焦痂罹患恙蟲病
發燒是染疫重要症狀之一,但發燒可不一定等於確診。9歲男童發燒多日不退,在家快篩陰性,就醫都被要求回家等報告,心急如焚的媽媽拿到診所轉診單來到臺中慈濟醫院,媽媽請醫師檢視孩子腿部結痂,讓小兒科醫師李宇正及時追出恙蟲病,幸運救命。 -
野外踏青露營夯 當心恙蟲上身
若遭到恙蟎叮咬,叮咬處可能會出現焦痂,並可能出現連續性高燒、頭痛、背痛、盜汗及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
野外踏青小心感染恙蟲病! 如何做好自我保護措施?
目前進入恙蟲病流行季節,民眾若從事郊外活動時,容易接觸到恙蟲孳生草叢環境,應做好自我保護措施,降低感染恙蟲病風險。 -
郊外遊玩要當心蟲蟲危機 少女恙蟲病感染高燒三天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任王登鶴表示,恙蟲病的致病原為恙蟲病立克次體Orientia tsutsugamushi。恙蟲病流行於亞太區域,包含韓國、中國、日本、臺灣、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地方。 -
近4週新增60例恙蟲病例 花東最多
疾病管制署今(21)日表示,國內近4週新增60個恙蟲病確定病例,感染地以花東地區及離島為主。現在又是暑假旅遊旺季和恙蟲病流行高峰,提醒民眾出遊踏青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遭恙蟲叮咬致病;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暴露史,以利醫師及早診斷治療。 -
端午連假野外旅遊做好個人防護,防範恙蟲病威脅
本週適逢端午節連續假期,民眾安排外出旅遊機會增加,疾病管制署特別呼籲,目前是恙蟲病流行季節,民眾連假期間若規劃赴郊外踏青或從事登山、露營活動時,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以降低遭恙蟲叮咬的風險。 -
該不是被叮了吧? 「快速檢驗」有譜了
疾病管制署病媒病毒及立克次體實驗室歷經3年(104-106年)研發恙蟲病快速抗體檢驗試劑,於今(108)年3月發表於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期刊,並於今年7月30日成功取得中華民國專利。其對IgM抗體之敏感度達80.7%,較傳統檢驗方法(螢光染色)約68.8%更具靈敏性。 -
恙蟲病死亡率高 「這些地方」都列盛行區
適逢暑假旅遊旺季,有些國人熱愛的旅遊地區,可能是恙蟲病的盛行地區,像是花東、澎湖、綠島、蘭嶼等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醫師蔡斗元提醒,旅遊後出現發燒、頭痛、全身痠痛等類似感冒症狀,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同時留意身上是否有恙蟲叮咬的焦痂,把握治療時機。 -
恙蟲病流行季將至 清明掃墓做好自我保護
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臺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流行季節主要為夏季,每年4至5月恙蟲病例數開始增加,6至7月為高峰期,今年截至目前統計,高雄市累計4例恙蟲病確診病例,與去年同期8例相比,降幅5成。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