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人魚」儒艮時隔88年現蹤宜蘭外海 誤入漁網漁民野放
台灣海域時隔88年再現傳說中美人魚原型——印度太平洋儒艮!3月25日清晨,一尾體長約3公尺、體重達500公斤的儒艮誤闖宜蘭東澳粉鳥林外海約800公尺處的定置漁網,當地漁民在發現這隻罕見海洋生物後,隨即將其小心野放。 -
淡水魚增14種保育類 飼主112年底前須登記備查
林業保育署表示,24日公告修正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第5點,淡水魚增列14種為保育類野生動物,提醒民眾若之前已飼養,今年底前須登記備查,否則最高罰5萬元。 -
打造友善台灣狐蝠環境 花蓮縣府推棲地保育指南
台灣狐蝠是公告瀕臨絕種保育動物,全台數量約200隻,本島以花蓮數量最穩定,花蓮縣府推出狐蝠棲地保育指南,涵蓋校園教育、環境改善甚至樹木修剪等,打造友善台灣狐蝠環境。 -
飼養保育類寵物注意! 因死亡、逃脫未通報將依法開罰
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組長謝侑達強調,飼主應善盡飼主義務,提供保育類野生動物安全無虞的飼養環境,並妥為養護。 -
台灣狐蝠出沒花蓮校園 縣府推廣護狐蝠運動
台灣狐蝠是公告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花蓮縣政府委外調查發現,花蓮族群量有50多隻,分布在花蓮市、吉安鄉等地,縣府在狐蝠出沒的學校舉辦成果宣導活動,推廣全民護狐蝠運動。 -
網路販售保育類動物製品鯊魚劍 海巡查獲170支
海巡署偵防分署台南查緝隊發現有人在網路上販售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產製品鯊魚劍,21日宣布破案,查獲鯊魚劍170支、鋸鰩牙齒4袋等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產製品。 -
溪流環境指標動物 保育類食蟹獴現身新竹市
新竹市有農民日前發現二級保育類動物食蟹獴誤入捕鼠籠,新竹市政府20日表示,這是現存唯一仰賴溪流生活的食肉目動物,顯示竹市溪流環境佳,盼民眾一起保護山林,勿設陷阱捕捉野生動物。 -
生態給付110年上路 保育瀕危可領生態薪水
近年保育意識崛起,加上石虎屢屢發生路殺、被捕獸夾重傷事件,農委會林務局22日舉行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記者會,宣布這項方案110年元旦上路,未來3年每年會獎勵配合制度的農民或社區,可視為生態薪水,藉此保育生態多樣性。 -
苗栗又傳石虎遭路殺 成功取精為復育留生機
苗栗縣又傳石虎遭路殺,縣府農業處22日表示,21日晚間接獲通報,苗140線23.5公里處發現死亡公石虎,為成年個體,已由專家成功取精液,作為日後復育保存希望。 -
台北關查獲稀有象龜 2隻要240萬
安哥洛卡象龜是瀕臨絕種的象龜,是CITES國際貿易公約規範的一級保育動物,價位以長度計算,1公分價位1千美元,是世界上價位最高的寵物龜,2隻象龜價位超過240萬台幣。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