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明交大找到潛力藥 治新冠肺炎比瑞德西韋強數十倍
陽明交通大學23日舉行記者會,生物科技學院院長楊進木指出,細胞實驗發現藥物JMY206可阻礙COVID-19病毒入侵、抑制病毒複製、提升免疫力,且抑制病毒的效果比瑞德西韋強數十倍,動物實驗也證實其治療效果,是相當具潛力的口服藥物。 -
陽明交大台南歸仁校區揭牌 黃偉哲盼深耕台南
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2月1日正式合校成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南校區2日正式揭牌。 -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上任 將打造10年願景藍圖
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1日正式合校成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首任校長林奇宏上午在台北陽明校區出席揭牌儀式。 -
陽明交大2/1合併 「國立交通大學」校銜拆除將掛新牌
國立交通大學與國立陽明大學合併案獲行政院及教育部同意,預計2月1日起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25日由廠商到交大校門拆除國立交通大學校銜名牌,預計週末掛上新校銜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不少交大的老師、學生到場拍照留念,見證歷史性一刻。 -
動作習慣、動機情緒與基因有關? 陽明神研所解密
陽明大學找到調控大腦基底核紋狀體神經元分化與遷移的關鍵基因,不僅解答掌管動作習慣與動機情緒的神經元是如何形成,也破解其建構神經迴路的基因分子機制。 -
北台灣唯一 陽明大學通過北市府檢疫宿舍認證
陽明大學1日指出,多數學校以防疫旅館作為境外生檢疫場所,考量防疫旅館對學生造成的經濟負擔,校方積極向台北市衛生局申請檢疫宿舍認證,終於在8月通過,成為北台灣第一所擁有檢疫宿舍的國立大學。 -
政院同意陽明交大合併案 將啟動新校長遴選
國立陽明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合併案,12日獲行政院及教育部同意,自110年2月1日起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方表示,教育部將啟動合併後第一任校長遴選作業。 -
陽明、交通大學共議合校 建設「偉大大學」
國立陽明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兩校,在共商多年後,將成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這部分已達成熟階段。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表示,兩校理念一致,且有深厚合作基礎。 -
陽明進口14顆真人頭 培訓神經外科醫刀工
為精進國內神經外科醫師腦血管手術技巧,陽明大學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與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今(2018)年是第13年舉辦腦血管顱底手術操作研習營,從美國進口14顆人體頭顱,也吸引多位國外醫師參與,未來可望納入該學院在東亞的課程據點 ,代表國際已肯定台灣醫療水準。 -
陽明大學實驗室打翻氨水 校方急疏散師生
台北市陽明大學昨(15)下午3時傳出在地下室的實驗室,有氨水遭到打翻,潑灑範圍約有1平方公尺的大小,校方緊急疏散教室附近27名學生與老師,消防隊獲報到場處理,所幸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