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癌篩檢要注意「這些」 檢查當天腋下不要塗抹除臭劑、護膚霜!
檢查當天,不要在乳房、腋下塗抹除臭劑、粉劑及護膚霜等,以免產生假影,影響判讀結果。 -
乳房手術怕外觀凹陷? 膠原蛋白基質撫平凹陷產生
台灣每年有超過2400名婦女死於乳癌,但因乳癌治療需要手術,讓在意自身外觀的女性出現逃避心理。 -
乳癌病友協會推動篩檢普及化! 民眾熱情響應踴躍參與
乳篩活動不僅是單純的醫療服務,更是有溫度的健康關懷。未來,她希望能夠繼續與政府、醫療單位及企業合作,推動乳癌篩檢的普及化,幫助更多女性能夠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守護健康。 -
乳癌風險沒察覺?明年起放寬乳篩年齡 40歲可公費篩檢
鑒於高齡化社會及乳癌年輕化趨勢,國健署宣布,自明年起放寬乳癌篩檢年齡,上下各增加5歲,擴大至40歲以上未滿75歲婦女族群。鼓勵有符合資格的民眾,可請攜帶健保卡至醫療院所,或逕洽各地衛生局(所)或健康服務中心,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講座報名/女性癌症如何預防? 專家解密常見癌症篩檢
女性朋友們平日忙於工作與家庭,但仍要記得照顧自己的健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黃琬珺表示,透過了解婦科常見癌症及相關篩檢,安排好定期的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和治療潛在的健康問題。 -
符合補助年齡快去檢查! 定期乳癌篩檢助及早發現異狀
政府補助45歲至70歲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乳房X光攝影檢查是目前國際上經實證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國內研究顯示,乳房X光攝影可以降低30%晚期乳癌發生率,並減少41%的死亡率。 -
乳房X光攝影揪乳癌 檢查時機器壓迫乳房很痛但有必要
乳房X光攝影過程中為何需要讓機器壓迫乳房呢?食藥署解釋,主要為使乳房組織分布均勻且貼近X光偵測板,提高影像品質,減少因移動所造成的影像模糊,同時減少乳房厚度,以降低X光暴露之劑量。 -
《X戰警》女星動刀4次切除雙乳續命 當心乳癌7大警訊
43歲奧莉薇亞穆恩(Olivia Munn)去年發現兩邊乳房都患有管狀B型乳癌,在10個月內進行4次手術切除乳房,盼以自身抗癌經驗鼓勵廣大乳癌姐妹。 -
婦人心血來潮上乳癌巡迴車 收到複檢通知書揪出原位癌
對抗乳癌,最重要的依舊是預防重於治療,政府積極推廣乳房X光攝影,符合資格的民眾應定期前往檢查,平日也要自我檢查,才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原位癌患者術後也應配合按時服藥、回診追蹤,藉此確保身體健康。 -
快檢查有無乳癌11大危險因子、警示症狀! 定期篩檢、及時就醫增加治癒率
根據國健署110年癌症登記資料、衛福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乳癌是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共計15,448人)、死亡率第3位(共計2,834人)的癌症。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