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長訪菲不訪中 環球時報:卡特愛來不來,解放軍求不著美軍

2016-04-11 17:13:40   1128

美國防長卡特10日開始的亞洲之行取消了早前的訪問中國計劃,他將只去印度和菲律賓。卡特在臨行之前的一次演講中還表示,美將對亞太再平衡政策做出「重大投資」,在那裡部署最先進的軍力。他批評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化行為」加劇了地區緊張,並稱許多亞太國家要求美國捍衛國際法規和原則。

美國防長卡特10日開始的亞洲之行取消了早前的訪問中國計劃,他將只去印度和菲律賓。卡特在臨行之前的一次演講中還表示,美將對亞太再平衡政策做出「重大投資」,在那裡部署最先進的軍力。他批評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化行為」加劇了地區緊張,並稱許多亞太國家要求美國捍衛國際法規和原則。

卡特還表示在韓部署薩德導彈系統「是必須做的事」,而且是美國和韓國之間的事,「跟中方沒有關係」。他稱,「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人民,我們必須保衛我們的盟國。我們會部署的。」

現在不太清楚卡特取消對華訪問是出於技術原因,還是以此要向中國傳遞某種信息。然而這個問題並不重要。中美發展兩軍關係不是誰求誰,尤其不是解放軍求著美軍的事情。以往兩軍交流經常因中美關係出問題而臨時收縮甚至中斷,多數情況下是美方對恢復及提升軍事交流更積極些,很少發生美方拿兩國軍事交流「耍脾氣」的情況。

如果卡特這次不來中國是表達對中方南海行動不滿的話,那麼它反映出美軍的自信大為下降,變得敏感而情緒化了。卡特在近日的講話中大談美軍要投入很多錢構建新的高科技打擊系統,也像是要追求某種帶來鼓舞的效果。

其實當下的美軍已經很先進、強大了,其技術水平中國軍隊恐怕很多年內都追不上。但美軍好像一定要做到其裝備比中國軍隊先進不止一代,才能讓它踏實。這也反映出,它針對中國的戰略構建缺少正當和正義性,內在的支撐很弱,只能靠力量的絕對優勢從外部來維持其所謂「合理性」。

美國來南海哪裡是保護菲越等國「權益」的,南海的領土糾紛完全成了美介入這一地區的戰略借口。它對中國拉開的架勢大大超越了它宣示其南海政策的需要,「阻止中國霸權」也無的放矢。因為南海領土爭端由來已久,中國受到諸多牽制,不太可能用快刀斬亂麻的武力方式實現本國主張。

華盛頓還是對中國崛起更為關注,對南海的事情賦予了「中國展示肌肉」「中國要制定規則」的全局性意義。它是衝著「要把中國壓下去」來的。

如此一來,南海這盤棋就下大了。它似乎要變成中美戰略角力的「示範區」,它的每一個細節都要承載雙方的態度和意志,搞得誰也不能後退半步。至少卡特和哈里斯等美軍高層給人他們在推動事態朝這個方向走的印象。

由於南海這個「示範區」就在中國家門口,美方施加再大的壓力,中方只能接招,並無戰略性後退的可能,美方也不時有人覺得這個較勁的地方選得不太對。華盛頓因此又在南海問題上顯出猶豫的一面,像是在患得患失。

總體看美國現階段重在做一些布局的事情,慫恿區域內國家多跟中國鬧,它用巡航、聯合軍演等行動推動局勢的升級,同時把更深軍事介入和不捲入一場戰爭的可能性都攥在自己手上。

未來很多年裡,中國一旦增強在南海以及西太平洋的活動能力,大概都會引起美方新的針對性軍事部署以及其他戰略回應。中國不會因為力量有所增加就感到輕鬆。一定要等中美在西太平洋力量對比發生根本性轉折,事情的最終解決才有可能。但那將是很久以後的事。

耐力的考驗將是注定的,不急不躁的中國才能走得遠。現在一些小國想綁架大國,但歷史上這樣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小國捲入大國衝突多數都是吃虧的。中國人也大可不必因為中美緊張而遷怒於小國。靜下心來我們會發現,南海沒出什麼大事,幾乎所有風險都在可控範圍之內。

【中評社】【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