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祭301條款 陸商務部:中美經貿鬥則俱傷

2017-08-03 00:00:00   2072

針對美媒報導,美國計劃對中國大陸祭出「301條款」,大陸商務部發言人高峰3日強調,中美經貿關係是雙邊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中央社報導,針對美媒報導,美國計劃對中國大陸祭出「301條款」,大陸商務部發言人高峰今天強調,中美經貿關係是雙邊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中國大陸商務部今天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高峰在回答媒體詢問時作以上表示。

高峰表示,中國大陸一貫注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他並提醒,「任何世貿組織成員採取的貿易措施,都應該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

高峰指出,中國大陸始終認為,中美經貿關係是中美雙邊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贏的,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他強調,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川普在海湖莊園和德國漢堡兩次成功會晤,達成重要共識,為中美關係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大陸始終堅持合作的精神,與美方共同努力,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向前發展。

高峰指出,過去3個月,中美雙方積極推動「百日計劃」,取得重要進展,成功舉行首輪全面經濟對話,確立了中美經濟合作的正確方向,堅持把合作共贏作為發展雙邊經貿關係的基本原則,把對話磋商作為解決分歧的基本方法,把保持重大經濟政策溝通作為對話合作的基本方式。

另外,中美雙方也明確將開展經濟合作一年計劃的方向,爭取實現早期收穫。目前,雙方團隊正在為此而積極地努力,中國大陸希望這種良好的合作勢頭能夠繼續保持下去。

高峰表示,當前世界經濟正走上復甦的軌道,但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依然較多。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靚麗表現,對全球經濟復甦起到了重要的拉動作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和貿易國,中國大陸願意同美方攜手合作,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發展,從而為全球經濟的復甦再次注入強大的推動力。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2日報導,川普政府考慮動用1974年美國貿易法中的「301條款」,針對中國大陸智慧財產權政策以及不平等經貿投資規定,啟動「不公平貿易行為」調查,並為未來對大陸銷美產品課徵高額懲罰性關稅鋪路。

在美國貿易代表處2017年「特別301報告」中,中國大陸名列「優先觀察名單」之首。

打擊智財權剽竊 美擬對中國採取貿易措施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計畫對中國採取貿易措施,逼迫中國打擊智財權剽竊情況。川普政府希望北京對智財權剽竊實施更嚴厲處罰,及對有意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公司,放寬他們需分享先進技術的義務。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華盛頓——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正準備對中國的貿易做法進行大規模調查。此舉的背景是,中國政府竭力推動本國成為微型晶片、電動汽車以及未來的其他關鍵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從而引得美國越來越感到憂慮。

這一可能會在未來幾天內浮出水面的舉措意味著,一直力促華盛頓和北京加強合作的川普政府改弦更張,部分原因在於中國不願就朝鮮的核專案及彈道導彈專案與其對抗,讓川普政府的官員感到沮喪。

中美雙方的貿易談判也頗為艱難,儘管它們在今年早些時候宣稱取得了些許進展;美國公司則一直抱怨說,自己面臨著與中國合作夥伴分享商業機密的壓力。

三名對川普政府的計畫有著詳細瞭解的人士稱,調查將以所謂的中國侵犯美國的知識產權為重點。由於相關討論尚未公開,三人要求匿名。

中國的一項政策旨在讓該國在2025年到來時成為無人駕駛汽車、醫療設備、半導體、人工智慧、機器人以及其他很多技術領域的主要製造國,而這引起了川普政府官員的關注。這項名為「中國製造2025」的政策,為中國設定的目標是在十個工業領域成為全球領導者——期間要借助巨額政府資金的支持以及保護這些領域不受美國競爭者侵擾的措施。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已經要求美國公司削減其就關鍵專利收取的許可費,還堅持要求它們開辦合資企業,以便在中國做生意。

在川普政府計畫開啟的進程中,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就中國的貿易做法展開調查。調查也許只用幾個月便可完成,隨後,美國可能會徵收極高的進口關稅、取消許可證,或者採取其他措施,以回應其他國家對美國商業實施的難於負擔或不公平的限制。這一進程被稱為301條款調查,援引的是1974年《貿易法》(Trade Act) 中的條款。

川普政府的官員及貿易顧問稱,中美高級官員於7月19日在華盛頓進行一場關鍵會晤之後,川普力促中美合作的政策開始走向失敗。那場會晤,也就是由美國財政部和商務部牽頭的所謂中美全面經濟對話,旨在達成可以被稱作在「習川會」之後的三個月裡取得的「初步成果」的一系列協議——川普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今年春天在馬阿拉歌莊園進行了高峰會談。

但中美雙方無法達成比中國此前對歐巴馬政府做出的承諾更重大的協議。雙方最終突然取消了新聞發佈會,它們原計劃在發布會上談論全面經濟對話的相關成果。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