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調查:3成6偏鄉童放學後在外遊蕩

2015-12-22 13:10:35   401

兒盟調查發現,36.4%偏鄉童放學後會在外遊蕩,37.2%遊蕩孩童曾遭遇不良經驗,孩子遊蕩時間越長,交友情況越複雜。根據調查發現,20.3%偏鄉家庭未約束孩子放學後去哪,36.4%偏鄉學童放學後會在外遊蕩,37.2%遊蕩孩童過去1年曾遭遇不良經驗,44.6%遊蕩兒童曾有自理晚餐的經驗。

中央社報導,都市學童放學後常得跑安親班,但兒盟調查發現,36.4%偏鄉童放學後會在外遊蕩,37.2%遊蕩孩童曾遭遇不良經驗,孩子遊蕩時間越長,交友情況越複雜。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天舉行記者會,公布2015年「台灣偏鄉遊童現象」調查,並邀請偏鄉國小教師分享實務經驗、偏鄉國小學童分享參與學校課後生活後的改變。

兒福聯盟於10月12日至11月20日針對偏鄉地區的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調查,有效樣本數為1511份。

根據調查發現,20.3%偏鄉家庭未約束孩子放學後去哪,36.4%偏鄉學童放學後會在外遊蕩,37.2%遊蕩孩童過去1年曾遭遇不良經驗,偏鄉孩童最常目睹的偏差行為以打架、破壞公物、霸凌居前三,44.6%遊蕩兒童曾有自理晚餐的經驗。

調查也顯示,20%偏鄉童生活在隔代教養家庭,15.1%是留守兒童,24.7%有意願卻因家中經濟無法在課後學才藝,23.2%未參加社團或課後照顧班;56.9%偏鄉童覺得以後成績會比不上都市小朋友,41.1%覺得以後賺的錢會比都市小朋友少。

兒盟執行長陳麗如表示,偏鄉家庭多因經濟不穩、親職功能不足,增加孩子在外遊蕩的機會,孩子遊蕩時間越長,遭遇不良經驗的次數越高,交友情況也越複雜,而參加社團對孩子的人際交往、拓展視野都有正面影響,是課後照顧的安心選項。

兒盟過去5年也補助偏鄉小學309所社團,服務學童逾3萬人次。屏東建國國小主任許哲峰表示,學校成立直排輪社後,1/3學生都參加,以前小朋友放學後就急著離開,現在都想借設備去練習,藉由在大眾面前表演等機會,也讓孩子展現自信心。

兒盟表示,孩子的未來不能等,這群孩子需要的聖誕禮物不是玩具、衣服,而是學習、夢想未來的機會,希望大眾伸出援手,響應點燃生命之火計畫,當偏鄉童的聖誕老人,讓他們快樂成長。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