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柯市長號稱的省了66億負債談起

2015-09-25 00:00:00   1399

所以說公布資料,對於一個政治人物而言,還真是一大學問,選擇性的,然後片面解釋,在經過網軍的氣勢加持,這種眾口鑠金的社會氣氛,哪一個政治人物不會迷戀呢?此次事件就很明顯看出一訂有問題,因為預算和會計年度結算的因素,柯市長在怎麼利害,在怎麼會省錢,都不可能在任期不到一年內省下66億,這不合乎常理和常識。

今天一則柯市長省了66億台幣的新聞吸引我的眼球,不過我仔細一想,柯市長上任都未滿一年,怎為會有這種政績和消息,因為目前市府預算都還是前一任郝市長所編列,而且年度尚未結算,怎麼會有這種消息?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是一則歌功頌德的消息,這筆錢根本早在去年預算就已經編列,和目前市府是無關的,如果柯市長認為這是德政,那我倒想看看明年度的預算中,柯市長預計償還多少負債,應該公開讓我們知道一下吧!如果少於66億,那是否就代表柯市長是增加我們的債務了呢?這種只公開一部份而且是有問題的資料,事實上是比不公布更可怕,應為會造成錯誤資訊,導致錯誤判斷。

這就使我想起一件事,記得當年馬市長在位時,幾乎所有親綠的媒體都在打馬市長欠健保費不付,馬市長還打過行政訴訟,最後敗訴後,此新聞甚至到馬總統時代都還被人提起,但是事情真相為何?卻似乎沒人說清楚,今天柯市長一事,反倒讓我想起來。

當年在阿扁總統時代,有關健保地方政府負擔部分,當時台北市主張應由戶籍所在地政府負擔,而中央政府則主張是要由雇主公司登記所在地方政府負擔,這兩種算法,對於台北市,新北市(台北縣),桃園市(縣),高雄市而言,因為大部份公司登記地點都在這幾個城市,所以如果按照公司註冊地原則,那台北市就需要繳納和人口數不成正比的健保補助費,姑且不論這種制度公布公平與否,這當然是一大負擔,所以事實上不只台北市,當時台北縣,高雄市也都是欠繳大戶,但是在當年,我還真沒有聽過有任何節目批評過高雄市,套句現在綠營縣市長常常說的一句話,不要中央做決定,然後要地方買單,更重要是在行政訴訟期間,本來台北市就可以暫時停止繳付款項,怎麼會被說成是拒繳呢?而且在訴訟定讞後,台北市也開始分期繳付欠款,但是當時所造成的印象已經形成,只是我真的想問大家,你真的覺得這種以公司註冊地的地方政府來負擔的政策真的公平嗎?

所以說公布資料,對於一個政治人物而言,還真是一大學問,選擇性的,然後片面解釋,在經過網軍的氣勢加持,這種眾口鑠金的社會氣氛,哪一個政治人物不會迷戀呢?但是人民自己也要有思辨力,像此次事件就很明顯看出一訂有問題,因為預算和會計年度結算的因素,柯市長在怎麼利害,在怎麼會省錢,都不可能在任期不到一年內省下66億,因為這不合乎常理和常識。

本文經新雙城記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作者 新雙城記】 2015/09/24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