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列SDR 將帶動全球買盤

2015-07-30 17:09:31   637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人民幣若果真獲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可能再帶動價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人民幣若果真獲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可能再帶動價值1,000億美元的央行買盤、觸動全球轉向人民幣資產。

經濟日報報導,中國當局期盼人民幣被納為IMF貨幣單位SDR的成分貨幣,加入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的行列。能否被納入,取決於IMF對人民幣在金融市場與官方交易中的自由流通性評估,評估過程預定年底完成。

如果人民幣加入SDR,SDR對債券發行者和投資人的吸引力可能提高。不過,SDR因為必須先「分解」成個別的貨幣,才能在金融市場上交易,以往從未獲得投資青睞。

倘若IMF決定擴大SDR貨幣籃、納入人民幣,更可能的受惠者是人民幣本身。

官方貨幣與金融機構論壇(OMFIF)主席馬許認為,人民幣一旦加入SDR,短期內,人民幣計價資產可能再吸引價值1,000億美元的官方買盤。長期來看,此數還會大幅提高。

相較於人工貨幣SDR,人民幣對全球投資人比較實際,若獲准加入SDR,有助人民幣躍為國際強勢貨幣,且可能促使全球機構投資人大舉轉向人民幣資產。

人民幣在全球匯市已大幅升值,過去一年來經通膨調整的實質貿易加權匯率挺升13%,這也是IMF如今說人民幣國際估值合理的理由。人民幣已形同一種準備貨幣,據IMF估計,世界各國央行持有的人民幣準備約1,000億美元,相當於持有加幣和澳幣總額的一半左右。由此來看,如果SDR納入人民幣,可望促使各國央行再買進價值1,000億美元的人民幣。

此數與每日估計5.3兆美元的匯市成交量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但官方轉而持有人民幣會是重大的里程碑事件,民間投資人如果跟進,更是如此。

高盛估計,人民幣債市規模約人民幣35.9兆元,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