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人民幣國際化 市場主導

和世界銀行年會14日在東京閉會。本屆年會在全球經濟減速明顯、下行風險不斷加大之際召開,盤點整個年會,
和世界銀行年會14日在東京閉會。本屆年會在全球經濟減速明顯、下行風險不斷加大之際召開,盤點整個年會,幾個關鍵字也成為關注的焦點。此外,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赴會也成為看點。
關鍵字1:易綱赴會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年會重點論壇“佩爾•雅各森講座”上介紹了中國貨幣政策和金融改革的情況。他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應由市場機制驅動,央行沒有相關時間表。易綱說,中國央行所能做的是消除限制利用人民幣的一些障礙,為人民幣兌換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對於中國的外匯儲備,易綱表示,央行將繼續推行外匯儲備多元化,將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繼續投資於主要市場。
關鍵字2:不確定性
年會中,“不確定性”一詞反復出現。IMF總裁克莉絲蒂娜•拉加德在不同場合指出,歐元區債務危機長期化和美國“財政懸崖”問題是世界經濟前景的主要不確定因素。
全球金融系統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在累積。年會發佈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警告,歐元區危機仍是全球金融穩定不安定源;此外,公共債務高築的美國和日本必須馬上採取措施,減少市場不確定性。
此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也受歐美經濟金融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
關鍵字3:矛盾
在本屆年會上,各經濟體之間的矛盾一一呈現。巴西財長曼特加不斷抱怨,發達經濟體的過度寬鬆措施給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帶來很大的通脹壓力,是在發動“貨幣戰爭”。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則辯解道,新的量化寬鬆政策能幫助美國經濟重回正軌,還能幫助全球經濟復蘇。
IMF則極力在矛盾雙方尋找“平衡”。
關鍵字4:改革
2010年12月,IMF理事會確定了出資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將新興經濟體的出資份額從3%提高到9%。但改革案尚未生效。拉加德表示,隨著新興經濟體實力繼續增強,IMF可能不斷需要新的改革。
世行行長金墉表示,在他任內,要將世界銀行打造成“課題解決型銀行”。
就全球的改革,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指出,促進就業和增長、確保債務可持續性、修復金融系統、減輕全球失衡是今後關鍵所在。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