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習近平亮相俄閱兵是「險棋」

中國邀俄羅斯軍隊參加北京二戰勝利閱兵中國國防部透露,中國已經邀請俄羅斯軍隊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二戰勝利7
中國邀俄羅斯軍隊參加北京二戰勝利閱兵
中國國防部透露,中國已經邀請俄羅斯軍隊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二戰勝利70週年的閱兵,中國此舉可能令西方領導人參加北京慶祝活動的可能性降低。
BBC中文網報導,中國一直在考慮邀請哪些國家參加北京閱兵,但是中國表示將可能邀請在二戰期間參加在中國作戰的西方盟國代表。
不過外交官告訴路透社記者,到時候很少西方國家的領導人會同習近平一起在主席台上閱兵,因為西方國家政府擔心一系列問題,其中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可能會參加北京的閱兵式。
在莫斯科閱兵期間,俄羅斯有防務評論稱習近平是普京總統最重要的貴賓,中俄兩國共同捍衛現代世界公正秩序,阻止美國單邊主義和霸權行徑。
北京閱兵
周六習近平參加了莫斯科紅場舉行的紀念二戰歐洲戰場勝利70週年紀念。但西方國家領導人都抵制參加在紅場的紀念活動。
中國國防部發表聲明說,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對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說,「熱烈歡迎俄羅斯軍方領導人和俄羅斯軍隊」參加9月在北京舉行的閱兵式。
范長龍還說,俄中軍隊之間的聯繫在多個領域順利發展,兩國全方位伙伴和戰略合作關係已經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已經接受了邀請,俄軍屆時將派出一支分隊參加北京閱兵。紹伊古還感謝中國派出解放軍分隊參加莫斯科衛國戰爭勝利閱兵。
二戰歷史
紹伊古還強調俄羅斯和中國在二戰中都遭受了慘重損失。在個別勢力企圖篡改歷史,美化法西斯主義的背景下,中俄兩國團結一致具有重大意義。
日本在二戰中入侵戰略這個的歷史一直影響中日關係,北京認為日本沒有對那段歷史做出範西和懺悔。西方媒體報道評論說,中國一直在強調日本缺乏對二戰歷史反思的觀點。
上月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顧問埃文·梅代羅斯說,他對閱兵式是否真的能發出和解和彌合傷痕的信號表示懷疑。他的話招致中國反駁。
在北京舉行的閱兵式上,被檢閱軍隊可能會從天安門廣場通過。那將是習近平2012年擔任中共最高領導人和軍委主席,2013年擔任國家最高領導人以來的首次閱兵。
陸媒:習近平亮相俄閱兵是「險棋」
俄羅斯周六(9日)舉行盛大閱兵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解放軍儀仗隊高調亮相成為關注焦點,而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的微信號「俠客島」則發文稱,這是一招「絕對值得冒險的險棋」。
文章表示,相比於5年前,俄羅斯邀請到了美、英、法等二戰盟國的軍隊參加閱兵,連因"卡廷慘案"一直積怨甚深的波蘭也派兵助興,這次閱兵,這些國家都以各種理由推脫拒絕,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烏克蘭。相對於歐美國家刻意的冷落,中國這次高規格參加紅場閱兵,可以說是給足了俄羅斯面子。
文章認為,這次中國給個俄羅斯這麼大的面子,是因為「中俄兩國共同面臨美國的戰略壓力」,也就是說,「兩國似乎是因為共同的『敵人』走到了一起」。
不過,文章同時強調說,俄羅斯面臨的戰略威脅是最現實,也是最直接的:經濟制裁未銷,烏克蘭危機差點到了動刀動槍的地步,從俄羅斯的幾次突圍看,騰挪的空間有限。而對中國來說,東南海的領土爭端還在掌控中,遠沒有達到兵戎相見的地步,因此,中國比俄羅斯的戰略壓力明顯小很多。
中俄非「同盟關係」
文章指出,中國這次高調支持俄羅斯紅場閱兵的決定,是一招「險棋」,但又認為「絕對值得冒險」。
文章分析說,險則險在這次高調挺俄,容易給歐美以口實,在輿論上大造中國和「烏克蘭侵略者」俄羅斯為伍,坐實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對於困境中的俄羅斯來說,將中俄死死綁定,借以自重,倒是樂見其成,
文章表示,對中國來說,這頂高帽還是不戴為好,與俄羅斯的關係是「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正在深化,但絕不是「同盟關係」,並稱「高層是清醒的」。
縱觀《俠客島》的這篇文章,似乎只是解釋了為什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解放軍儀仗隊高調亮相俄羅斯閱兵是一招「險棋」,卻沒有解釋中國既然與俄羅斯不是「同盟關係」,又「為什麼值得這樣冒險」。
不過《俠客島》的這篇文章,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又解釋了為什麼中國中央電視台臨時取消全程直播俄羅斯紅場閱兵式的原因。
央視取消直播引熱議
中央電視台原本預告周六全程直播俄羅斯閱兵式,但後來卻只是播放了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出場以及習近平和普京的鏡頭,其餘的時間則以資料畫面取代,因此引起了不少中國網友的失望和不滿。
有媒體引述央視內部消息說,央視在周六下午1點,也就是原定直播開始前的一個半小時突然接到通知說直播不做了,但沒有給出具體原因。
有媒體引述中國權威專家分析說,央視臨時取消閱兵式直播的原因有兩點,一是不希望給外界一種「中俄結盟」的印象,其次是中國將在今年9月3日舉辦閱兵,但相對於此次莫斯科紅場閱兵,中國今年的閱兵並不會有那麼大的規模,因此電視不直播,也是不希望給國內民眾進行畫面上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