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劇本等朱先出招,「黨主席」是王金平的新選項

2015-03-05 17:35:14   713

新新聞報導,大年初三,王金平從六龜妙崇寺返回路竹老家,由於頻頻被傳參選二○一六總統,為避免外界過多的

新新聞報導,大年初三,王金平從六龜妙崇寺返回路竹老家,由於頻頻被傳參選二○一六總統,為避免外界過多的政治聯想,曾宣布春節沒有公開行程也不宴客。但是王金平卻大宴賓客,桌數從往例的十桌暴增到三十五,鄉親更齊喊「總統好」,甚至還會見地方政界人士,氣氛並不尋常。

朱立倫沒完全放過王金平

王金平在大年初一南下墾丁保安宮,發放發財金十元錢母,現場氣氛熱烈,五百份不到一小時就發完。王金平的高人氣,讓他的下一步──參選總統或連任立法院長,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二月二十五日,黨主席朱立倫宣布,「王金平黨籍案毋需再委任律師承受原訴訟,確認為本黨同志無疑義」,原黨紀處分交由新考紀會研議。馬英九隨即以四十七年黨齡的黨員身分,提出聲明表示失望與不能認同,對朱展開反擊。

外界多質疑馬英九為何非要置王金平於死地不可?但現在恐怕要多一個質疑,朱立倫為何不連同王金平關說的黨紀案也一併撤銷?是否意味著朱可以讓王保住黨籍,但王金平有沒有替民進黨柯建銘關說司法,不只沒說清楚,還要留下這個可疑的汙點給王金平。

有了司法關說的汙點,王金平要參選總統就難了。反王派的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揚言,如果是王金平代表國民黨參選二○一六總統,「就是我和這個黨說再見的時候。」或許一○%的鐵桿馬迷不會跟進退黨,但選票投不下去可能是真的。

據指出,朱陣營的策略是以此裹脅王金平擔任其總統選戰的副手,將二人的命運綁在一起,倘若大選慘敗,他與王一起分擔敗選責任。但是副手向來不在王金平的規劃中,據瞭解,有挺王派評估,朱、王分工是較佳的戰略,王的強項是輔選,而且他對在野黨立委的弱點知之甚詳,如果王不是以總統候選人拉抬立委,就是以其他身分輔選才是上上策。再者,若朱立倫不幸敗選總統,王還保有能量可以為黨的支柱,必要時接掌黨魁穩住陣腳,避免國民黨兵敗如山倒。

據瞭解,王曾與幕僚評估幾個選項。一、參選區域立委。只是,世代交替現象在去年九合一就表現得十分明顯,王自認年紀已大,不適合與年輕後輩競爭。二、再列不分區立委連任國會龍頭。王認為這將讓黨為難,因此不會有四年前由挺王派向中央勸進之舉。三、裸退。只是,過年期間王金平向神明擲筊,得到他仍有機會為國家服務的神諭,使得裸退的立場顯得有些動搖。四、黨主席。則要看大選結果與整個政治環境而定。

挺王派私下評估,朱立倫對參選二○一六態度積極。儘管大局對藍營不利,但挺王派以為,以朱為首的黨中央,若能擴大黨的參與面,例如找回以前的優秀黨員,如宋楚瑜等,畢竟國民黨的優勢仍在組織戰,合則利、分則害。

挺王派認為,國民黨本來就是由本土派與外省派結合而成,像宋楚瑜是蔣經國的真傳弟子,又是幹才,重回國民黨是團結的象徵,對本土與外省的號召力都足夠。

至於朱立倫是黨內青壯世代的翹楚,可以擴大對年輕族群的吸引力。宋、王、朱合,堪稱是對國民黨最有勝選利基的方程式。因此,能否找回失落黨員,關鍵在於朱立倫的智慧。

朱王宋「合」不是沒機會

事實上,王金平與宋楚瑜的好交情,恐怕是令馬朱害怕的原因之一。雖然朱王宋等合作,可以創造國民黨一番榮景,但國民黨內仍有反宋乃至反王勢力,即使○八年國民黨沒有宋楚瑜,依然能夠奪回政權。以朱立倫此時被視為國民黨的共主,如何安排王金平就有些頭痛,若宋楚瑜回國民黨,問題不僅不會單純化,弄不好還會變得更複雜?

據透露,王金平認為各種有利局面都尚未因緣俱足前,不會有特定的時間點宣布他的下一步,而是隨著政治情勢的轉動,去配合、營造相關的有利作為,換言之,沒有成熟的條件,王不會宣布他要或不要做什麼事。就現階段來看,諸多條件都還未成熟。

只是,王金平「隨遇而安」的性格,恰恰給了高層極大的壓力。王是個有群眾基礎與魅力的政治人物,多採取「不爭」而「爭取」到他想要的戰果。由於他沒有宣布不參選總統,不但朱立倫備感壓力,馬英九也感覺芒刺在背;此外,他也沒有表達交棒立委的態度,是不是會讓人解讀他仍有意續任,反而使黨中央為難?

一二年總統大選,馬英九在輸不得的壓力下修訂「王金平條款」,挺王派遂傾囊相助,讓馬在高雄只輸十五萬票、台南輸二十萬票、屏東輸六萬票,綠軍三首長陳菊、賴清德與曹啟鴻全都傻眼,王金平及其派系展現的實力,再次讓人見識。

總統、國會議長?懸念讓朱頭痛

因為如此,沒有王金平的國民黨,即使各派系聯合,僅南台灣慘敗恐怕就很難挽回頹勢。他堅稱不會離開國民黨,只是濃厚的本土色彩、懂得政治分配與協調,不知情者常誤認是敵我不分或吃裡扒外,亦讓馬金等人想趁機剪除。

日前,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倡議國會議長應該中立、朝野禮讓其競選等,是為王金平創造條件嗎?如果民進黨真要「禮讓」王金平,王接不接?如果,朱立倫再次修改「議長條款」,王金平會不會接受?王究竟是心儀立法院長、總統、黨主席各有傳言,朱王之間已接觸過好幾次,未來如何發展,值得觀察。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