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專訪 許信良:支持小英再戰2016

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確定今天登記參選民進黨主席,他昨日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明確宣示'支持小英再戰二○一六
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確定今天登記參選民進黨主席,他昨日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明確宣示“支持小英再戰二○一六”的參選主軸。他強調,蔡是民進黨重返執政的“唯一資產”,卻可能在黨內權力運作過程中被棄之不用;所以,未來兩年他將率黨改造組織、釐清對中政策,為蔡英文掃除一切障礙,確立執政之路。
不僅如此,許信良更主張,若當選主席將把二○一四的七合一選舉提名,與“總統”合併舉行,讓下屆總統候選人儘早備戰。
至於這些想法是否已與蔡英文討論?許信良笑稱,“是我支持蔡英文,不是蔡英文要來支持我,所以當然不會跟她說。”有趣的是,對於外界稱蔡英文日前在接待各黨主席參選人時,給予許信良“較高規格”,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天特地發布新聞稿表示,她對黨內每個民進黨主席參選人,都給予“一樣的祝福”。
許信良今天將赴民進黨中央登記參選。面對外界關注的動機,昨日他簡單明瞭地說,“我的主題就是支持小英再戰二○一六!”他說,蔡選二○一二雖功虧一簣,卻創下過去民進黨難以做到的“板塊移動”,也就是比○八年多衝六十萬票,更讓馬少拿八十萬票,這是民主國家大型選舉少有的狀況。
許信良說,蔡英文之所以能讓選民移動,主因除本身“非傳統民進黨”特質、學養與形象,也敢於提出前進的兩岸論述、社會福利主張等政見,遠超過民進黨既有立場,甚至連ECFA都承諾概括承受,向選民證明民進黨不是只會為了反對而反對。
許信良說,蔡英文是目前重返執政的“唯一資產”,但以黨內權力運作模式,缺乏舞台的她很可能面臨邊緣化危機,甚至在黨改造的過程中被刻意排除,讓黨好不容易走出的路又回到原點,四年努力一切歸零。
因此,他強調,當選後將把蔡英文於大選期間的政見化為決議文,讓黨在此基礎上繼續向前;而且只要達成內部共識,將推舉蔡英文為“榮譽黨主席”,避免她被擠出權力機制。
許信良更主張,為讓下屆總統候選人及早進入戰場,七合一、總統大選及艱困選區立委的提名應合併舉行,不僅讓總統候選人能透過輔選全台走透透,形塑從地方到中央執政的氣勢,也擁有更多時間經營選戰。
但七合一若敗選,不就等於重挫總統候選人聲望?許信良強調,“所以要選二○一六的人不能當主席啊,因為地方選舉失敗本來就是主席的責任。”
許:當選將設兩岸關係委員會
被視為綠軍執政關鍵的兩岸問題,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昨日強調,為避免黨在兩岸議題上原地打轉,他主張選舉期間,五位候選人必須針對大陸議題進行辯論,讓人民瞭解態度;選後,新主席更要召開「第二次中國政策大辯論」,凝聚內部共識,為「台灣共識」做好起步動作。
許信良也主張,擔任黨主席後,將成立「兩岸關係委員會」,位階與黨主席平起平坐,讓黨內菁英一同形塑兩岸政策,「謝長廷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主任委員。」
許信良清楚勾勒出對中國政策的態度,他說,未來四年,民進黨必須堅持蔡英文提出的「台灣共識」,對內,尋求與國民黨及人民的共識;對外,主動創造與中國大陸交流的機會。面對經濟談判,他主張比國民黨更開放的經貿政策;對於政治談判,則是做好準備,但不主動出擊。
許信良說,無論獨或統,絕大多數的人都認同「堅持主權、維持現狀」這個價值,唯一差異,在於追求價值的手段。但民進黨多年來為了「捍衛價值的手段」而爭論不休,甚至把對客觀情勢判斷的討論,誤解成基本價值的討論,終而停滯不前。
許信良直言,部分民進黨人對兩岸的恐懼,原因出在對客觀事實的錯誤解讀。因此,下屆黨主席要召開「中國政策大辯論」,開誠佈公把癥結點攤開,才可能整合許多「外異內同」的主張。
許信良說,民進黨一方面要積極參與馬英九總統召開的朝野領袖會議,展現主導兩岸議題的企圖;對於中國,則要相信民主、自由、人權這些「軟實力」是台灣最大資產。只要他當選主席,將採取比國民黨更大幅度的經貿開放,在不傷害人民權益的前提下,所有ECFA後續簽訂的協議都會支持,「透過更密切的互動,讓對岸嚮往我們的價值,讓大陸人來支持維持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