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3高!成人預防保健年齡下調至30歲 每5年健檢1次

2025-04-28 10:53:06
302
國民健康署於今(114)年將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年齡從40歲下調至30歲,年滿30~39歲的民眾,每5年可接受1次檢查;40~64歲的民眾,每3年可接受1次檢查;65歲以上的民眾則是每年1次
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有5項與3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有關,顯示慢性病已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為強化預防與早期介入,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將成人預防保健年齡下修至30歲,提供定期健檢與衛教服務,協助民眾自主管理健康、降低風險。
65歲以上老年人半數患有3高 嚴重威脅國人健康
根據衛福部112年的統計顯示,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血管慢性疾病占所有死因約3成。其中,心臟疾病列居第2名、腦血管疾病第4名、糖尿病第5名、高血壓性疾病第7名,以及急性腎衰竭與慢性腎病第10名。
所謂的3高,指的是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高血脂,最常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率會逐漸上升。根據健保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3高比例更是高達5成。然而,雖然年輕族群相對罹患3高的風險較低,但仍不可忽視,若有長期吸菸、飲酒或嚼檳榔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罹患3高和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因此,及早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定期健康檢查,並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為未來的健康做好準備。
預防保健服務年齡下調至30歲 每5年可接受1次檢查
為強化3高慢性病早期發現、早期介入之策略,國民健康署於今(114)年將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年齡從40歲下調至30歲,年滿30~39歲的民眾,每5年可接受1次檢查;40~64歲的民眾,每3年可接受1次檢查;65歲以上的民眾則是每年1次(原住民可提前至55歲,小兒麻痺患者則可提前至35歲)。服務內容除衛教諮詢外,更增加慢性疾病風險評估、腎病期別提示、提供每週運動150分鐘、健康餐盤均衡飲食等衛教資訊,以提升民眾健康識能,同時協助民眾改變生活習慣。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鼓勵民眾善加利用健檢服務,做好健康管理,遠離慢性病危機。
此外,民眾可透過「科學算病館」輸入健康檢查結果,估算未來10年內罹患冠心病、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同時平台會依照高、中、低的風險分級,提供不同健康管理系統。國民健康署與全台近3,000家診所及4,800位醫師合作的「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進行疾病早期管理及改善生活型態,防治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增進自我疾病管理識能,進而降低及延緩後續罹患3高慢性病的風險。
3大方法 掌握3高數據並降低罹患風險
1.定期健康檢查:民眾除了可以參加國民健康署提供之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也可善用各場域之健康檢查,如:職場勞工健檢、公務人員健檢或自費健檢等,關心自己的血壓、血脂及血糖等數據變化,預防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2.做好722自我血壓量測管理:「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2」每次量2遍,以遵照722自我血壓測量方法,掌握血壓狀況,做好健康管理。
3.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建議維持「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的飲食原則,攝取適量水果與天然食物,並每週達成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吳思奕/台北報導)
(首圖來源/Freepik)
來源:預防3高!成人預防保健年齡下調至30歲 每5年健檢1次
出處:NOW健康
65歲以上老年人半數患有3高 嚴重威脅國人健康
根據衛福部112年的統計顯示,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血管慢性疾病占所有死因約3成。其中,心臟疾病列居第2名、腦血管疾病第4名、糖尿病第5名、高血壓性疾病第7名,以及急性腎衰竭與慢性腎病第10名。
所謂的3高,指的是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高血脂,最常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率會逐漸上升。根據健保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3高比例更是高達5成。然而,雖然年輕族群相對罹患3高的風險較低,但仍不可忽視,若有長期吸菸、飲酒或嚼檳榔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罹患3高和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因此,及早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定期健康檢查,並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為未來的健康做好準備。
預防保健服務年齡下調至30歲 每5年可接受1次檢查
為強化3高慢性病早期發現、早期介入之策略,國民健康署於今(114)年將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年齡從40歲下調至30歲,年滿30~39歲的民眾,每5年可接受1次檢查;40~64歲的民眾,每3年可接受1次檢查;65歲以上的民眾則是每年1次(原住民可提前至55歲,小兒麻痺患者則可提前至35歲)。服務內容除衛教諮詢外,更增加慢性疾病風險評估、腎病期別提示、提供每週運動150分鐘、健康餐盤均衡飲食等衛教資訊,以提升民眾健康識能,同時協助民眾改變生活習慣。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鼓勵民眾善加利用健檢服務,做好健康管理,遠離慢性病危機。
此外,民眾可透過「科學算病館」輸入健康檢查結果,估算未來10年內罹患冠心病、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同時平台會依照高、中、低的風險分級,提供不同健康管理系統。國民健康署與全台近3,000家診所及4,800位醫師合作的「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進行疾病早期管理及改善生活型態,防治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增進自我疾病管理識能,進而降低及延緩後續罹患3高慢性病的風險。
3大方法 掌握3高數據並降低罹患風險
1.定期健康檢查:民眾除了可以參加國民健康署提供之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也可善用各場域之健康檢查,如:職場勞工健檢、公務人員健檢或自費健檢等,關心自己的血壓、血脂及血糖等數據變化,預防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2.做好722自我血壓量測管理:「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2」每次量2遍,以遵照722自我血壓測量方法,掌握血壓狀況,做好健康管理。
3.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建議維持「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的飲食原則,攝取適量水果與天然食物,並每週達成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吳思奕/台北報導)
(首圖來源/Freepik)
來源:預防3高!成人預防保健年齡下調至30歲 每5年健檢1次
出處:NOW健康
作者介紹
-
NOW健康
健康數位內容第一品牌!《NOW健康》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新知,適用於0到100歲以上。基因與生俱來,體質後天翻轉;打造長壽體質,就從《NOW健康》開始。【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盡在:NOW健康】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