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國在台洗產地 經部擬逐步加嚴MIT加值比率
.jpg)
2025-04-23 16:54:02
969
經濟部長郭智輝23日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表示,將逐步提高現行貨品「加值35%即屬MIT(台灣製造)」的門檻,並啟動修法方向,未來汽車等高風險項目將比照電子資通產品,全面排除中國供應鏈成分,防止台灣成為轉運中國貨品的洗產地。
面對美國對台產品課徵32%對等關稅及日益關切的「洗產地」問題,經濟部長郭智輝23日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表示,將逐步提高現行貨品「加值35%即屬MIT(台灣製造)」的門檻,並啟動修法方向,未來汽車等高風險項目將比照電子資通產品,全面排除中國供應鏈成分,防止台灣成為轉運中國貨品的洗產地。
郭智輝指出,目前台灣對於貨品原產地的認定標準,是只要在本地加工或加值達35%,即可標示為台灣製造。然而,美國的認定標準更為嚴格,只要進口商品含有超過35%的中國成分,即視為中國製造,導致同一商品在台美兩地標示可能出現認定落差。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質詢時點出問題核心,指出現行制度可能被有心業者利用,例如車輛若有過半零組件來自中國,在台灣進行有限加工後即標示為國產車,不僅誤導消費者,也可能觸犯美方標準,增加出口風險。
對此,經濟部產發署長邱求慧坦言,確實存在漏洞,並補充說明,目前汽車產地認定正從第1年15%台灣產製比例逐步拉高至35%。但郭智輝強調,「這樣還不夠」,未來將研議比照美方標準,不僅加值比例需高於35%,更須限制中國成分比重,「這是一定要做的」。
針對實務執行面,郭智輝表示,經濟部會建議廠商在出口美國前,主動向美方申請原產地預審,以減少貿易糾紛風險。此外,他也強調,正在積極推動「非紅供應鏈」(脫中供應鏈),以分散產業風險、保障台灣出口競爭力。
在查緝與舉報機制方面,《貿易法》自2019年修法後已調查違規標示原產地案件744件,其中200餘件涉及罰鍰,累計金額達2,818萬元。然而,現行對於檢舉人的獎勵機制僅限於頒發獎狀與獎座,實際誘因有限。鍾佳濱質疑:「會有人為了領獎狀去冒風險檢舉洗產地嗎?」
面對質疑,郭智輝鬆口回應,將研議修改《貿易法》,未來對於查獲廠商違規洗產地的罰款,擬撥出一半作為檢舉人獎金,以提高吹哨者的舉發意願,「這樣做才有誘因。」
郭智輝指出,目前台灣對於貨品原產地的認定標準,是只要在本地加工或加值達35%,即可標示為台灣製造。然而,美國的認定標準更為嚴格,只要進口商品含有超過35%的中國成分,即視為中國製造,導致同一商品在台美兩地標示可能出現認定落差。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質詢時點出問題核心,指出現行制度可能被有心業者利用,例如車輛若有過半零組件來自中國,在台灣進行有限加工後即標示為國產車,不僅誤導消費者,也可能觸犯美方標準,增加出口風險。
對此,經濟部產發署長邱求慧坦言,確實存在漏洞,並補充說明,目前汽車產地認定正從第1年15%台灣產製比例逐步拉高至35%。但郭智輝強調,「這樣還不夠」,未來將研議比照美方標準,不僅加值比例需高於35%,更須限制中國成分比重,「這是一定要做的」。
針對實務執行面,郭智輝表示,經濟部會建議廠商在出口美國前,主動向美方申請原產地預審,以減少貿易糾紛風險。此外,他也強調,正在積極推動「非紅供應鏈」(脫中供應鏈),以分散產業風險、保障台灣出口競爭力。
在查緝與舉報機制方面,《貿易法》自2019年修法後已調查違規標示原產地案件744件,其中200餘件涉及罰鍰,累計金額達2,818萬元。然而,現行對於檢舉人的獎勵機制僅限於頒發獎狀與獎座,實際誘因有限。鍾佳濱質疑:「會有人為了領獎狀去冒風險檢舉洗產地嗎?」
面對質疑,郭智輝鬆口回應,將研議修改《貿易法》,未來對於查獲廠商違規洗產地的罰款,擬撥出一半作為檢舉人獎金,以提高吹哨者的舉發意願,「這樣做才有誘因。」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