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對美加徵報復性關稅 貿易戰進一步升溫
.jpg)
2025-03-13 09:40:28
1261
加拿大政府宣布,將自3月13日起,對價值298億加元(約新台幣6828億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作為對美國政府對加拿大鋼鋁產品課徵關稅的反制措施。
加拿大政府宣布,將自3月13日起,對價值298億加元(約新台幣6828億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作為對美國政府對加拿大鋼鋁產品課徵關稅的反制措施。這一舉措引發國際關注,進一步加劇美加貿易戰的緊張局勢。
加拿大財政部長勒布朗(Dominic LeBlanc)在1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加拿大將對美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涉及的產品類別涵蓋電腦、運動用品及鑄鐵製品等。勒布朗強調,加拿大政府不會對美國「不正當且不合理」的關稅措施坐視不管,並形容這是「保護加拿大標誌性鋼鐵及鋁業」的必要行動。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政策於12日正式生效,對來自加拿大的鋼鋁產品分別課徵25%及10%的進口關稅,同時取消先前的豁免、免稅配額及產品排除措施。美方表示,此舉是基於國家安全考量,但加拿大政府強調,鋼鐵及鋁製品的供應並不會損害美國安全,反而能提升美國的產業競爭力。
加拿大外長趙美蘭(Melanie Joly)也在記者會上回應,指出美國政府在實施關稅措施時,屢次更換理由,從邊境安全問題到國家安全,但實際上,這些關稅政策是對加拿大產業的打壓。她表示,加拿大將在即將舉行的G7外長會議上,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進行會談,並與歐洲盟友協調,試圖向美國施壓,要求撤回關稅措施。
趙美蘭強調,加拿大早在3月4日就已對部分美國商品課徵關稅,而此次措施是進一步升級,以捍衛本國利益。她表示,加拿大政府不排除採取更多行動,確保公平貿易,同時將密切關注美方後續回應。
此次關稅衝突發生之際,正值加拿大政壇迎來變動。自由黨(Liberal Party)9日選出卡尼(Mark Carney)為新黨魁,並將接任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成為加拿大第24任總理。杜魯道即將卸任之際,美加貿易關係緊張,使這場交接更加充滿挑戰。
面對這一情勢,卡尼表示,他在正式宣誓就職前,無法與川普直接對話,但承諾將在「尊重加拿大主權的前提下,努力推動與美國的協商,尋求更全面的貿易方針」。他強調,加拿大政府不會單方面接受美國的貿易限制,將積極爭取國際合作,確保本國企業及工業的發展。
美加貿易戰的升級,可能對北美經濟帶來更廣泛的影響。專家指出,若雙方不尋求談判解決方案,可能會進一步波及其他行業,甚至影響美國與歐洲盟國的貿易關係。加拿大的關稅反制,也可能促使美國產業界施壓政府,要求重新調整貿易政策。
【圖片翻攝自x.com/dleblancnb】
加拿大財政部長勒布朗(Dominic LeBlanc)在1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加拿大將對美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涉及的產品類別涵蓋電腦、運動用品及鑄鐵製品等。勒布朗強調,加拿大政府不會對美國「不正當且不合理」的關稅措施坐視不管,並形容這是「保護加拿大標誌性鋼鐵及鋁業」的必要行動。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政策於12日正式生效,對來自加拿大的鋼鋁產品分別課徵25%及10%的進口關稅,同時取消先前的豁免、免稅配額及產品排除措施。美方表示,此舉是基於國家安全考量,但加拿大政府強調,鋼鐵及鋁製品的供應並不會損害美國安全,反而能提升美國的產業競爭力。
加拿大外長趙美蘭(Melanie Joly)也在記者會上回應,指出美國政府在實施關稅措施時,屢次更換理由,從邊境安全問題到國家安全,但實際上,這些關稅政策是對加拿大產業的打壓。她表示,加拿大將在即將舉行的G7外長會議上,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進行會談,並與歐洲盟友協調,試圖向美國施壓,要求撤回關稅措施。
趙美蘭強調,加拿大早在3月4日就已對部分美國商品課徵關稅,而此次措施是進一步升級,以捍衛本國利益。她表示,加拿大政府不排除採取更多行動,確保公平貿易,同時將密切關注美方後續回應。
此次關稅衝突發生之際,正值加拿大政壇迎來變動。自由黨(Liberal Party)9日選出卡尼(Mark Carney)為新黨魁,並將接任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成為加拿大第24任總理。杜魯道即將卸任之際,美加貿易關係緊張,使這場交接更加充滿挑戰。
面對這一情勢,卡尼表示,他在正式宣誓就職前,無法與川普直接對話,但承諾將在「尊重加拿大主權的前提下,努力推動與美國的協商,尋求更全面的貿易方針」。他強調,加拿大政府不會單方面接受美國的貿易限制,將積極爭取國際合作,確保本國企業及工業的發展。
美加貿易戰的升級,可能對北美經濟帶來更廣泛的影響。專家指出,若雙方不尋求談判解決方案,可能會進一步波及其他行業,甚至影響美國與歐洲盟國的貿易關係。加拿大的關稅反制,也可能促使美國產業界施壓政府,要求重新調整貿易政策。
【圖片翻攝自x.com/dleblancnb】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