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署列十項不公平貿易行為 台灣未入列

2025-04-08 11:45:40   720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推動全面性關稅政策,在全球掀起貿易震盪。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進一步公開點名多國實施「不公平貿易行為」,觸及農業、製造、能源及科技等關鍵領域。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推動全面性關稅政策,在全球掀起貿易震盪。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進一步公開點名多國實施「不公平貿易行為」,觸及農業、製造、能源及科技等關鍵領域。雖然台灣未被列入USTR公布的前十項重大不公平案例名單,但仍於3月底發布的《2025年國家貿易估計報告》中,被關切其對美規汽車與豬牛肉產品所設技術性障礙。

USTR透過社群平台X強調,美國出口商長期面臨諸多結構性障礙,已嚴重影響數十億美元的出口利益與就業。在最新公布的十大案例中,首當其衝的是中國。USTR指出,中國製造的美國國旗每月在一個電商平台上就賣出超過10萬面,導致美國製造商年損失200萬美元,衝擊在地就業與企業營運。

亞洲市場方面,日本因對美國海鮮課徵高達10.5%關稅,並設進口配額制度,被指每年導致1.89億美元的出口損失。印度與泰國自2005年起則對美國燃料乙醇設下進口障礙,等同實質封鎖,USTR估算若市場開放,年出口收益可增加超過4億美元。

歐洲方面,歐盟近期實施「無毀林供應鏈規範」(EUDR),要求進口牛、可可、木材等產品必須符合繁複的地理與合規要求,預估將波及高達86億美元的美國出口;而「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也被批削弱美國商品競爭力,估計影響額度達47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雖未列入十大案例,但仍被USTR於《2025年國家貿易估計報告》中提出關切。報告指出,台灣在汽車安全標準、豬肉原產地標示及牛肉檢查流程等方面,對美產品形成技術性貿易障礙。對此,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表示,貿易措施的合理性本就存在國際觀點差異,台灣將持續與美方溝通,爭取互利共贏。

此外,非洲與南美多國也遭點名。奈及利亞對25類商品實施進口禁令,肯亞對美玉米課徵50%關稅,安哥拉則即將限制美國家禽進口。南美多國如巴西、秘魯與哥倫比亞等,因非法伐木與採礦造成市場價格失衡,美國企業在當地難以競爭。

面對多國不滿與談判壓力升高,美國官方除發佈「不公平貿易行為」清單外,並公開《2025年國家貿易估計報告》,呼籲各國正視問題,改弦易轍。此舉也顯示川普政府意圖以關稅為槓桿,全面重塑全球貿易規則,未來是否引發更多談判、調整甚至報復行動,仍有待密切觀察。

【圖片翻攝自https://x.com/USTradeRep】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