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揆滿意度死亡交叉,大罷免何以為繼?
.jpg)
2025-02-25 18:04:22
4735
目前已有35席泛藍立委罷免案跨過第一階段提議門檻,綠委則有17人跨過門檻,未來能跨過二階段連署門檻的數字顯然不會有這麼多,最終的罷免投票可能在7、8月間。未來5個月若卓榮泰的滿意度沒有起色,必將損及大罷免的正當性,而且兩者可能形成交互作用,成為負向的循環。
單厚之/評論
大罷免全面啟動,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已經將立法院新會期定調為「罷免會期」,要在9月下會期開議時,全數罷免國民黨41席區域立委。但《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公布的「2025年2月國政民調」卻顯示,行政院長卓榮泰的滿意度出現「死亡交叉」。若民眾對政府施政的不滿持續上升,大罷免真的能如民進黨的預期嗎?.jpg)
大罷免全面啟動,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已經將立法院新會期定調為「罷免會期」,要在9月下會期開議時,全數罷免國民黨41席區域立委。但《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公布的「2025年2月國政民調」卻顯示,行政院長卓榮泰的滿意度出現「死亡交叉」。若民眾對政府施政的不滿持續上升,大罷免真的能如民進黨的預期嗎?
.jpg)
農曆春節期間,柯建銘不斷高喊大罷免,賴清德總統則多數強調朝野團結;日前柯建銘更透露自己喊大罷免之前曾和賴清德、卓榮泰溝通過,等中央政府總預算覆議過後,賴清德就會「壓軸出場」,但遭總統府否認。賴清德還依《憲法》44條邀集五院院長會商國政,並以「五指併攏才有力量」呼籲五院合作。
本月賴總統的信任度下滑3.1%為50.5%、不信任微增0.1%為40.5%,滿意度下滑1.8%為48.6%、不滿意增加0.5%為41.7%,變化幅度雖然不大,但顯然賴清德的努力並沒有獲得國人的認同。(1).jpg)
本月賴總統的信任度下滑3.1%為50.5%、不信任微增0.1%為40.5%,滿意度下滑1.8%為48.6%、不滿意增加0.5%為41.7%,變化幅度雖然不大,但顯然賴清德的努力並沒有獲得國人的認同。
(1).jpg)
(1).jpg)
從趨勢變化來看,賴清德的信任度、滿意度在去年11月因為12強奪冠出現反彈外,大致一直呈現信任度、滿意度下滑,不信任、不滿意增加的趨勢。去年11月賴清德的信任度與滿意度的差距有21.6%,如今只剩下10%,滿意度與不滿意的落差也從18.8%縮小到6.9%。 .jpg)
.jpg)
立法院上會期結束前,通過刪減中央政府總預算2075億元,刪減幅度創歷史新高,行政院和各部會不斷抨擊在野黨亂刪預算、影響民生,將導致政府癱瘓。本月行政院長卓榮泰的滿意度卻下滑2.0%為36.8%,不滿意增加1.3%為39.1%。顯示行政部門對在野黨的攻擊,並沒有讓卓榮泰獲得更多民眾的支持。
而卓榮泰的滿意度與不滿意更是出現「死亡交叉」,卓榮泰的滿意36.8%是就職以來第二低,僅高於去年5月剛上任、近5成民眾沒表態的31.7%,卓榮泰的不滿意度39.1%則再創就任以來新高。卓榮泰的滿意度同樣在去年11月出現過反彈,之後就一直維持滿意度下滑、不滿意增加的趨勢。
立法院上會期朝野持續對抗,無論《憲訴法》、《財劃法》、《選罷法》、總預算,民進黨和政院都持續採第一會期面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相同的策略,搬出整套覆議、釋憲、暫時處分,但結果卻和去年6~8月卓榮泰滿意度上升、不滿意下滑的趨勢完全相反。行政院過去的成功方程式,明顯無法改善卓榮泰的處境,如果目前的趨勢不變,卓榮泰的不滿意與滿意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目前已有35席泛藍立委罷免案跨過第一階段提議門檻,綠委則有17人跨過門檻,未來能跨過二階段連署門檻的數字顯然不會有這麼多,最終的罷免投票可能在7、8月間。未來5個月若卓榮泰的滿意度沒有起色,必將損及大罷免的正當性,而且兩者可能形成交互作用,成為負向的循環。
(1).jpg)
而卓榮泰的滿意度與不滿意更是出現「死亡交叉」,卓榮泰的滿意36.8%是就職以來第二低,僅高於去年5月剛上任、近5成民眾沒表態的31.7%,卓榮泰的不滿意度39.1%則再創就任以來新高。卓榮泰的滿意度同樣在去年11月出現過反彈,之後就一直維持滿意度下滑、不滿意增加的趨勢。
立法院上會期朝野持續對抗,無論《憲訴法》、《財劃法》、《選罷法》、總預算,民進黨和政院都持續採第一會期面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相同的策略,搬出整套覆議、釋憲、暫時處分,但結果卻和去年6~8月卓榮泰滿意度上升、不滿意下滑的趨勢完全相反。行政院過去的成功方程式,明顯無法改善卓榮泰的處境,如果目前的趨勢不變,卓榮泰的不滿意與滿意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目前已有35席泛藍立委罷免案跨過第一階段提議門檻,綠委則有17人跨過門檻,未來能跨過二階段連署門檻的數字顯然不會有這麼多,最終的罷免投票可能在7、8月間。未來5個月若卓榮泰的滿意度沒有起色,必將損及大罷免的正當性,而且兩者可能形成交互作用,成為負向的循環。
(1).jpg)
(1).jpg)
被問及賴清德就職以來朝野政治僵局主因,各有5成的民眾規則於在野黨和中央政府,就是朝野各打五十大板,但有37.6%認為是「在野黨配合中國癱瘓民進黨政府」,這個數字相當可觀,遠超過通過罷免的1/4門檻,且在全台各區域都超過3成。從政黨傾向來看,不僅有22.3%的中立選民支持這樣的觀點,甚至連泛藍支持者都有11.4%同意。過去兩會期幾乎放棄空戰的國民黨團,這會期恐怕要在論述上多多加強。
同樣的,被問到大罷免利弊時,有32.2%的民眾認為利大於弊,但北市和桃竹苗則僅有22.1%、25.8%認為利大於弊,綠營要在這兩區罷免藍委未必樂觀,而中彰投則有30.2%民眾持此觀點,雖然中部有盧秀燕坐鎮,藍委仍有一定的風險。
問到對三黨黨鞭的好感度,國民黨團總召傅(山昆)萁以20.1%有好感、58.3%反感墊底,與國民黨31.6%的好感度有不小的落差。傅(山昆)萁本身的形象和作風,也多少加深了藍委親中的印象,讓國民黨在大罷免中更加不利。而一路鼓吹大罷免的柯建銘好感度也僅有26.4%,與民進黨43.6%的好感落差更大,從交叉分析可以看出,柯建銘的確獲得深綠G9族群71.2%的支持,但連淺綠的G7對他的反感都大於好感,G8好感與反感則大致持平。(1).jpg)
同樣的,被問到大罷免利弊時,有32.2%的民眾認為利大於弊,但北市和桃竹苗則僅有22.1%、25.8%認為利大於弊,綠營要在這兩區罷免藍委未必樂觀,而中彰投則有30.2%民眾持此觀點,雖然中部有盧秀燕坐鎮,藍委仍有一定的風險。
問到對三黨黨鞭的好感度,國民黨團總召傅(山昆)萁以20.1%有好感、58.3%反感墊底,與國民黨31.6%的好感度有不小的落差。傅(山昆)萁本身的形象和作風,也多少加深了藍委親中的印象,讓國民黨在大罷免中更加不利。而一路鼓吹大罷免的柯建銘好感度也僅有26.4%,與民進黨43.6%的好感落差更大,從交叉分析可以看出,柯建銘的確獲得深綠G9族群71.2%的支持,但連淺綠的G7對他的反感都大於好感,G8好感與反感則大致持平。
(1).jpg)
本月政治版圖變化不大,G1~G3的泛藍總計32.9%,比上月增加0.6%,G7~G9的泛綠則計41.7%,比上月增加0.2%。自認泛藍的民眾有23.3%,比上月減少2.8%,其中自認國民當支持者減少2.9%;自認泛綠的則微增0.1%達38.7%,其中民進黨支持者減少0.5%。顯示藍軍在空戰上仍不如民進黨,連自己的支持者都不願意承認是泛藍。
本月藍綠兩黨的好感度都下滑,民眾黨的好感度卻上升了1.5%為28.5%,反感則減少了3.7%為55.6%。藍白合的結構已經很難改變,但民眾黨的好感度僅落後國民黨3.1%、反感僅多0.9%。如果未來在黃國昌帶領下,國人對民眾黨的好感超過國民黨,藍白合的主被動權就可能會出現變化。(1).jpg)
本月藍綠兩黨的好感度都下滑,民眾黨的好感度卻上升了1.5%為28.5%,反感則減少了3.7%為55.6%。藍白合的結構已經很難改變,但民眾黨的好感度僅落後國民黨3.1%、反感僅多0.9%。如果未來在黃國昌帶領下,國人對民眾黨的好感超過國民黨,藍白合的主被動權就可能會出現變化。
(1).jpg)
民眾黨本月完成黨主席補選,黃國昌正式成為民眾黨主席,從趨勢變化可以看出,從黃國昌今年1月1日代理主席後,民眾黨就逐漸走出柯文哲案的影響,本月的滿意度和不滿意度,都已經接近去年7月爆發柯文哲政治獻金案時的水準。 (1).jpg)
(1).jpg)
不同於柯建銘和傅(山昆)萁,黃國昌的好感度與反感度都與民眾黨大致持平,即便民眾黨不可能脫離柯文哲的影響,但黃國昌毫無疑問已經成為民眾黨新的代表人物,中長期可望成為民眾黨的實質領導人。此外,泛藍支持者有49.7%對黃國昌有好感,而對傅(山昆)萁有好感的也僅51.7%,兩者相去不遠。長此以往,黃國昌對藍營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高,這也將成為他的政治資本。
作者介紹
-
單厚之
媒體工作者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