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測驗點走揚 台經院上修今年GDP至3.42%

2025-01-24 13:03:55   2388

台經院上修2025年經濟成長率至3.42%,為國內智庫最樂觀,主因是今年靠著消費、投資、出口3支安打撐起景氣,讓經濟更加穩定。

台灣經濟研究院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將2025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上修至3.42%,較去年11月預測值調高0.27個百分點,為國內智庫中最樂觀的預測值。此一調升主要歸因於投資、出口及消費的均衡成長,呈現所謂的「三支安打」局面。然而,專家同時提醒,政府預算遭刪及電價調漲的壓力,可能為今年的通膨與民間消費帶來挑戰。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台灣經濟在2020至2023年期間,多數年份依靠投資或民間消費的單一驅動,今年則看到三項經濟動能同時正向發展,帶動經濟穩定復甦。他進一步表示,AI相關需求強勁,加上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的資本支出增加,對整體經濟形成有力支撐。預估2025年民間投資成長率將達5.66%,出口成長率則上修至6.05%。

然而,民間消費成長率因基期效應與消費動能放緩,預估為2.11%,略低於先前預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因電價與水費調漲壓力,上調至1.95%。台經院院長張建一指出,由於政府對台電補助遭取消,電價上漲幾乎不可避免,這不僅將推高物價,也可能進一步壓縮民間消費動能。

此外,國際因素亦是影響台灣經濟的重要變數。張建一提到,美國總統川普的新政是未來最大的經濟不確定性之一。雖然川普在第二任期就職後的政策態度較選舉期間溫和,但其主張的「美國優先」策略,特別是對外徵收關稅的計畫,可能對全球貿易與台灣出口造成壓力。

張建一同時提到,中國經濟刺激政策的成效、各國央行貨幣政策的未來走向,及國內投資動能能否延續,均為未來幾年台灣經濟的關鍵不確定性。特別是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與進口物價的變動,可能對台灣內需與消費形成連鎖效應,政府應提前研判並制定對策。

台經院同步發布的2024年12月三大產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顯示,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景氣均有所改善。其中,製造業測驗點受年底備貨需求推動,連續兩個月上升;服務業與營建業則分別連續三個月上揚。不過,營建業雖然表現樂觀,但張建一警告,由於房價基期高漲及政府房市政策收緊,未來房市將呈現有序降溫的趨勢。

展望2025年,雖然經濟復甦的基礎穩固,但專家提醒,通膨壓力及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仍需密切關注。孫明德形容今年經濟的發展如「青蛇抬頭」,表現穩健但充滿變數。他表示,只有持續推動國內投資,並妥善應對國際挑戰,才能讓經濟成長維持穩健動能。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