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偏鄉計畫為波波開後門 邱泰源:暫緩國外學歷者投入

2024-11-15 16:53:56   2003

本土牙醫質疑衛福部偏鄉計畫替波波牙醫開後門。衛福部今(15)日與本土小牙醫聯盟代表會面後,部長邱泰源重申,初步結論以55個無牙醫鄉鎮為限、本國學歷畢業生優先;開放國外牙醫畢業生投入偏鄉服務一事將暫緩。

本土牙醫質疑衛福部偏鄉計畫替波波牙醫開後門。衛福部今(15)日與本土小牙醫聯盟代表會面後,部長邱泰源重申,初步結論以55個無牙醫鄉鎮為限、本國學歷畢業生優先;開放國外牙醫畢業生投入偏鄉服務一事將暫緩。

衛福部與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暨本土小牙醫聯盟代表今日召開座談會,衛福部長邱泰源在結束其他行程後,親自參與會議以平息爭議。會議原定1小時,但因雙方意見激烈交鋒,最終延長至2小時。

會中,小牙醫聯盟理事長黃映綺批評該計畫可能成為幫助「波波牙醫」的後門,甚至指出這些牙醫的服務地點並非偏鄉,而是在都市,與計畫宗旨背道而馳。她要求衛福部明確承諾不會開放更多國外牙醫學畢業生實習名額。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該計畫的核心宗旨是補足偏鄉地區牙醫人力缺口,限於55個無牙醫鄉鎮,政府立場明確,國外牙醫學畢業生每年實習名額將維持50名,不會提高,並將修訂醫師法施行細則,排除函授、遠距教學及未公開招生的學歷資格,嚴格把關參加國家考試的標準,計畫將執行至民國116年,至少兩年內不會調整內容。未來若需修訂,也將與相關團體充分溝通,確保政策透明度。

座談過程中,雙方針對「是否為波波牙醫提供後門」的焦點問題展開激烈交鋒。黃映綺一度走近邱泰源要求具體承諾,場面一度緊張,隨扈不得不介入維持秩序。最終,邱泰源數度重申政府立場,並試圖緩和現場情緒。

邱泰源強調,政府已表達最大誠意,偏鄉牙醫計畫將以55個無牙醫鄉鎮為限,優先以本國學歷畢業生充實偏鄉地區人力。對於國外牙醫學歷畢業生的爭議,他表示,「這部分有爭議,我們就停下來,幾年後再評估」。

儘管衛福部已釋出善意,黃映綺仍要求撤回整體計畫,重新設計政策以符合偏鄉醫療需求。她強調,聯盟將持續監督計畫執行,確保政策不會淪為「假偏鄉計畫」,並堅持11月24日發起大規模遊行,向政府表達訴求。

網傳衛福部挺波爸波媽 邱泰源:自己家人都念本土

波波牙醫議題延燒,網路流傳衛福部支持「波爸波媽」。部長邱泰源今天澄清,政府無所謂支持哪個團體的情況,自己家人都念本土醫學院,擔任立委時期更力助閉門法令送出委員會。

波波醫師相關爭議持續發酵,從學歷認定、國考資格,到偏鄉醫療政策的執行,各方觀點激烈交鋒。衛福部日前推動的「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成為爭議新引爆點。本計畫旨在解決偏鄉牙醫師資不足的問題,但基層牙醫團體質疑,計畫可能成為為「波波醫師」開後門的工具。他們指出,現有規定要求本國學歷牙醫師持執照才能申請,但「波波醫師」疑似可無執照直接參與計畫,甚至擔憂此舉可能助長「密醫」現象。

所謂「波波醫師」,是指民國106年後赴東中歐國家就讀醫學或牙醫學系的學生,這些人因較低的入學門檻而選擇出國深造,回台後依舊可取得執照的醫事人員。由於該類學歷的錄取門檻低,部分人質疑其專業性,要求嚴審資格。

根據基層牙醫師協會的指控,考選部未完全依循105年底衛福部等單位共同發布的原則進行審核「波波醫師」的應試資格,導致大量「波波醫師」成功取得執照。總統賴清德針對此事強調,將提高國外學歷的審查標準,排除函授、遠距教學等不符合規範的學歷資格。然而,外界仍認為這是為彌補衛福部長邱泰源在立委任內推動修法時的漏洞。

針對外界質疑,衛福部部長邱泰源在15日澄清,自己家人念醫學系都是念本土的,不可能特別去做甚麼。政府不支持任何特定團體,強調所有政策均以人民健康為優先。他說,自己當時也是醫師公會理事長,非常支持不能增加醫學系的名額,更沒有提任何附帶決議,而是為了讓法條順暢,幫忙把東西送出委員會。立委的工作就是要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做最好的處理,讓社會更和諧,立法、修法得以順暢。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於14日強調,衛福部一向秉持嚴格學歷審核標準,已經制定多項細則,包括即將公布的11項不採認學歷的具體條件,旨在確保醫療人員的專業素質。同時,她亦指出,偏鄉醫療計畫的名額限制從未更改,每年維持在50人。

另一方面,本土小牙醫聯盟認為,衛福部偏鄉計畫可能成為為「波波醫師」開後門的工具。他們在14日召開記者會,批評衛福部不公開學歷認證機制,擔憂未持有執照的「波波醫師」可能流入診所,甚至掀起「大密醫時代」。聯盟要求衛福部釐清計畫執行細節,並強烈呼籲,所有申請者必須具備牙醫師執照。同時,他們宣佈將於11月24日發起遊行,訴求「反密醫、反特權、反黑箱」。

此外,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公開一張LINE群組對話截圖,顯示「波爸波媽」群組中有成員聲稱衛福部支持「波波醫師」,但面對基層牙醫團體壓力,態度可能動搖。蘇一峰質疑,衛福部是否已成為「最大的內鬼」,未能嚴格執行學歷審查原則,導致大量不符合標準的醫事人員取得資格。

衛福部也回應本土牙醫聯盟的指控,表示相關會議已正式發函通知,並會記錄會議內容供與會者確認,否認「密會」或「摸頭」之說。部長邱泰源則重申,政策的核心目的是改善偏鄉醫療資源不足,政府不會支持任何特定團體,所有措施都以人民健康為優先。

隨著11月24日遊行的號召,這場風波不僅反映出醫療資源分配的不平衡,也揭示國內外醫學學歷認定標準的矛盾。偏鄉醫療計畫是否會繼續成為爭議焦點,衛福部的政策調整能否平息基層醫界的不滿,均成為未來關注的重點。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