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理念及實際作為之間,民進黨有一條鴻溝

2023-06-07 16:24:25   15361

長期以來,在進步理念及實際作為之間,民進黨有一條鴻溝。這幾天,這條鴻溝具體展示在核電及性騷擾案件上。

鄭明德/評論

長期以來,在進步理念及實際作為之間,民進黨有一條鴻溝。這幾天,這條鴻溝具體展示在核電及性騷擾案件上。

早在2000年唐飛內閣時,民進黨菁英趁首次政黨輪替的時機點推動核四停建。在陳水扁回憶錄中,直指核四停建是唐飛內閣垮台的主因。停建的進步理念很好,可以討論;但立法院沒有多數,貿然進行,落實在實際作為時就面臨失敗。2016年蔡英文上台後,宣告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的目標不變。非核的進步理念也很好,也可以討論。但副總統賴清德這兩天指出,政府規劃緊急時啟用已停運的核能機組。賴清德以準總統候選人身分提這事,被視為民進黨非核立場的「鬆動」,非核政策面臨髮夾彎?接續,總統蔡英文指當面臨緊急狀態、窮盡其他能源選項時,可以「緊急命令」權力重啟核能發電。剩不到一年的任期,蔡英文提重啟核電,讓人頗為驚訝。端午節還沒到,炎熱的夏季還未正式來臨,賴、蔡兩位的發言,讓人擔憂今夏的工業用電及民生用電是否面臨短缺?是否非核落實在實際作為時,也將面臨失敗?

這幾天,民進黨內爆發諸多的性騷擾案,該黨人士特別提性別平權是長期堅持的價值。所謂的性別三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與性騷擾防治法,是陳水扁總統任期內制定;乍看,性別平權真的是民進黨的進步理念。但現看看實際作為,黨內竟連番爆發性騷擾案,會不會讓這進步理念顯得很諷刺?

在《俄國革命的起源 1861-1917》書中,Alan Wood認為布爾什維克黨成功的主因,是理念與口號「更能與民眾的感情一致」,讓該黨「獲得民心」。先撇開對布爾什維克黨的評價不論,成功的政黨的確多有這種特質。從反對黨到執政黨,民進黨的成功又何嘗不是如此。但執政過程總是艱難,外界的檢視更是嚴格,民進黨人如何跨過這條鴻溝,有好的實際作為?人民都睜大眼睛在看。過去陳水扁政府持續八年,轉眼蔡英文政府也將執政滿八年,民進黨已中央執政近十六年。告別過去生澀的反對黨形象,在進步理念及實際作為之間,民進黨必須有一個橋梁,而不是有一條鴻溝,這是賴清德競選2024年總統時首要的課題。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 鄭明德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