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拍板國安法修正 經濟間諜罪最高判12年併科1億罰金
.jpg)
2022-02-17 12:00:11
3422
行政院會17日通過國安法修正草案,增訂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經濟間諜罪,最高處12年徒刑、併科新台幣1億元罰金;另外,也增訂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的域外使用罪,最高處10年有期徒刑、併科5000萬元罰金。
行政院院會今天通過國家安全法修正草案,增訂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經濟間諜罪,最高處12年徒刑、併科新台幣1億元罰金;另外,也增訂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的域外使用罪,最高處10年有期徒刑、併科新台幣5000萬元罰金。
為加強防止中國大陸等境外勢力對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的侵害,並加強相關業務人員的赴中審查等情形,行政院院會今天通過國家安全法修正草案,以及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
中央社報道,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在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轉述,行政院長蘇貞昌在院會中指出,高科技產業是台灣重要經濟命脈,近年來,紅色供應鏈滲透台灣產業情形嚴重,各種手段磁吸台灣高科技人才,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並刻意規避台灣法律規範,未經許可在台從事業務活動,或是假借他人情事違法來台投資。
蘇貞昌表示,上述對台灣資訊安全、經濟利益、國家安全等,都造成相當的危害,為回應各界期待、保護高科技產業,防止重要高科技技術外流,有必要在法制面,建立更嚴密、完善的國安防線。
【中評社】【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為加強防止中國大陸等境外勢力對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的侵害,並加強相關業務人員的赴中審查等情形,行政院院會今天通過國家安全法修正草案,以及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
中央社報道,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在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轉述,行政院長蘇貞昌在院會中指出,高科技產業是台灣重要經濟命脈,近年來,紅色供應鏈滲透台灣產業情形嚴重,各種手段磁吸台灣高科技人才,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並刻意規避台灣法律規範,未經許可在台從事業務活動,或是假借他人情事違法來台投資。
蘇貞昌表示,上述對台灣資訊安全、經濟利益、國家安全等,都造成相當的危害,為回應各界期待、保護高科技產業,防止重要高科技技術外流,有必要在法制面,建立更嚴密、完善的國安防線。
【中評社】【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