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殺警2死 政院:優先修正警械使用條例

2022-08-23 18:04:28   4213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說,行政院大力支持擴充警察裝備;對於警械使用條例修法,重點是放寬警械使用範圍,讓員警沒有後顧之憂,希望在立法院下會期能優先處理。

綜合報導,台南殺警案造成2名警員殉職,嫌犯23日清晨落網,此案引發各界對於警械使用和外役監規範的討論。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說,行政院大力支持擴充警察裝備;對於警械使用條例修法,重點是放寬警械使用範圍,讓員警沒有後顧之憂,希望在立法院下會期能優先處理。

行政院今天下午臨時召開記者會,由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主持,法務部長蔡清祥、內政部次長陳宗彥出席,在記者會開始前眾人先為殉職警員默哀一分鐘。

羅秉成表示,政府對襲警案發生同感震驚,2位年輕優秀的警員因公殉職深感不捨與痛心,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就要求內政部、警政署全力緝凶,所幸在17小時內將凶嫌緝捕到案,希望可以告慰殉職員警的在天之靈。

他說,蔡總統與蘇貞昌都已要求,要對2位員警家屬給予最大照顧、從優撫卹,並積極查處案件,同時行政院相關部會有需要檢討、回應的部分,都應該對外說明;蔡總統也提醒,除盡速處理個案,通案上是否有需檢討、精進作為的部分,都應有所處理。

針對警械使用條例修法情形,以及強化警察設備和配置等,陳宗彥表示,警械使用條例在2020年5月8日就送進立法院,之後在同年5月15日一讀並送入內政委員會,委員會也分別就條文內容進行詢答審議,在12月28日送出委員會,尚待立法院持續推動,希望立法院可以加速警械使用條例的修法速度。

陳宗彥指出,修法重點包括在使用槍械部分,可讓員警就現場狀況,如果有適合的器具,視同為警械使用,是依情境、環境適當推動;並以國家賠償為原則,讓員警使用警械時,較無後顧之憂。

他說,完整配套部分,會由內政部成立調查小組,搭配國家賠償,這有助於員警使用警械時能依現場狀況使用;槍械使用的情境上,也有非常明確的規範。

陳宗彥表示,警械裝備部分,包括國道警察所需的防撞車輛,第一、二期已陸續增加,有助保障處理事故的執法、排除人員;鑑識設備也在108年到111年間,提升通訊設備,5G系統有助第一線員警處理;同時補助地方政府,加速汰換車輛。

羅秉成補充,蘇貞昌對於相關事項都大力支持,對於擴充警察設備,政院也會大力支持。而妨礙公務罪的部分,法務部也提出修法草案,就犯罪行為的手段,攜帶危險物品、開車撞擊等行為加重刑期,保護執勤的警察和公務員。

他說,警械使用條例的修法是為了要讓警械使用有更多彈性,並保護警察,過去警察在用槍時,因為會擔心之後的責任而有所考量,且原來的條文也不明確,現在修法將會依照國賠程序處理,國家負責任,規定警員在使用警械時若造成人民傷亡,只有出於故意行為求償,過失行為不求償。

此外,內政部也會設專家小組,對用槍調查建議,也會讓司法更客觀可信、對倫理提出建議,讓警方在過程進行教育訓練,目前立院也針對條例提出建議,不過這次事件是否和用槍相關,還有待釐清,這個修法是周全警察安全的法治配備,完善保護警察執勤過程的安全。

【圖片來源:行政院】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