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政見會 4強激辯

2021-09-05 14:20:21   3214

國民黨主席選舉電視辯論會4日登場,4位候選人包括江啟臣、朱立倫、張亞中和卓伯源,聚焦在兩岸、美中台關係,以及2022、2024年選戰布局等議題,流程分為候選人發表政見、媒體提問、候選人交叉詰問以及結論等4個階段。

國民黨主席選舉電視辯論會4日登場,4位候選人包括江啟臣、朱立倫、張亞中和卓伯源,聚焦在兩岸、美中台關係,以及2022、2024年選戰布局等議題,流程分為候選人發表政見、媒體提問、候選人交叉詰問以及結論等4個階段。

誰當2024國民黨造王者 四位參選人表態

4位候選人在2024大選「造王者」這題大作文章。現任主席江啟臣提到2016、2020兩次大選影響立委選舉讓他感受深刻;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及孫文學總校長張亞中都說要專職主席;前主席朱立倫則說先贏2022縣市九合一勝選才有下一步。

國民黨主席選舉訂9月25日投票,4日下午4時至6時在TVBS舉行電視政見會,4位候選人現任主席江啟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主席朱立倫及前彰化縣長卓伯源依序發表政見後,由3位媒體代表提問,然後再交互詰問與結論。

當被問到如何扮演「造王者」的角色時,4位候選人都大作文章,不過提問人追問朱立倫說過「成功不必在我」、又說要「捨我其誰」,2024到底會不會避戰時,朱立倫完全避談。

朱立倫表示,當下必須務實、要真實的報告,如果不夠強,連中共都不會理國民黨,只有重新執政才是關鍵,沒人可當「造王者」,只有國民黨才能當「造王者」,但要有步驟,如果現在還弱誰給機會?前有民進黨,後有民眾黨,很多黨籍縣市議員都感到危機四伏,因為沒有2022就沒有2024,所以他現在跑基層地方,都是在整合,這才是重中之重,他不會吹牛,他不能當「造王者」,要靠公平科學的初選機制才可以。

江啟臣表示,2016年他差點被淹沒,立委選舉只贏1400多票,2020大選他個人雖高票連任,但很多好同志、同事都落選,黨大敗,為什麼?不是沒強者,是因為制度出問題,所以要有公平、公正、無私、可長可久的初選制度,公正、黨員參與、結合民意才有勝選希望,兩次大選讓他體悟非常深,所以他一定會結合資源傾全力支持大選候選人拚大選,不會讓人孤軍奮戰,不能再重蹈覆轍。

卓伯源認為,只有專職無私的黨主席才能團結大家挑出真正的強者。他暗諷朱立倫,如果拿主席當跳板,可能球員兼裁判,選出不是最強者代表黨,這樣敗選的夢魘會再次重現,這是大家都不願見到的。

至於張亞中認為,他是要救黨、救國、救兩岸,所以他會是「造黨者」,如何贏2024?過去國民黨的勝選方程式是天王加團結的觀念已經落伍,兩次大選慘敗,現在藍綠比是43:57,而他的勝選方程式就是天王加團結再加理念,就是兩岸和平。他還批評江啟臣、朱立倫的做法不可能勝選,只會和稀泥,兩岸還是敵對狀態,民進黨也還會繼續壓著國民黨打,而他當選黨主席,以公平初選機制產生的候選人,就會交出兵權讓大選候選人全權指揮求勝。

兩岸政策成主軸

針對國民黨如何抗拒被抹紅壓力,重啟兩岸交流的提問,候選人朱立倫說,先推動六大社會力,明年積極參與在大陸的國際體育賽事,同時在大陸設置服務處,恢復兩岸交流平台;現任主席江啟臣則說,接下來要採取行動來破冰,「出訪、赴大陸訪問都是方法」,但兩岸需要增加互信。

候選人卓伯源更大開支票說,若他當選,將以黨主席高度邀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到台灣展開和平之旅;另一候選人張亞中則強調,若他當選,將率領藍營內重量專家學者,一同到北京簽署和平備忘錄。

在媒體提問階段,針對國民黨如何抗拒被抹紅的壓力,以民眾為念,立刻重啟兩岸交流,率隊拜會中共領導人,化解兩岸關係,以及對一中各表的看法。

朱立倫說,國民黨的兩岸論述明載的黨章、黨綱規定,不但要延續,更要深化,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精神就是求同存異,希望能走向求同尊異,但現在畢竟是在野,可先靠六大社會力交流,明年也要積極推動參與在大陸舉辦的國際體育賽事。

朱立倫表示,疫情期間,至少有50萬以上的台生、台商、台胞形同孤兒,國民黨應扮演負責任角色,在大陸設立服務處,逐漸累積善意,形成未來執政基礎。他感慨,國民黨這段期間,很可惜因噎廢食,被民進黨貼親中賣台標籤就害怕,這就是「小綠」,他主張,要立刻回復兩岸交流平台。

張亞中對於朱立倫的回答則表示「遺憾」,批評他不知道今夕何夕,還以為國民黨能解決兩岸政治難題。張說,他希望高層知道九二共識的定義,九二共識是九二年的相互理解,台北與北京都主張「一個中國、謀求國家統一」,但對「一個中國」的內涵沒有共識。

張亞中說,因此只談事務性、一中暫時不要表,但無法解決兩岸政治難題,這是九二共識的侷限,兩岸交流經濟快速,但政治剎車,結果在2014年太陽花學運就翻車。他感嘆,選舉到了,江啟臣才拋出「和平行動方案」,朱也說追求兩岸和平,但都是空話,而他有具體方案,就是當選後將到北京簽署和平備忘錄。

江啟臣則指出,兩岸關係要幫人民解決問題,主張建立以人為本的兩岸關係,因此有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兩岸擱置爭議、求同存異,接下來國民黨要採取行動來破冰,「出訪、赴大陸訪問都是方法但全面交流促進對話溝通,但需要先增加兩岸互信。兩岸未來發展,無論是統、獨、或第三條路,可以有更多想像空間,最重要必須確保台海和平安全,兩岸不要陷入戰爭,可以競爭不要戰爭,可以對話但不要對戰,兩岸有深厚血緣文化關係,大家應該找機會、找共識坐下來談。

卓伯源批判民進黨改變海峽現狀,講到一半話鋒一轉,突然推薦前主席吳敦義新書「堅毅之路」,他強調,民眾需要和平,台獨神話崩解,美國、中國大陸和國民黨都不支持台獨,只有民進黨操弄反中抗中,唯有回到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

【中評社/記者 張嘉文】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