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未來10年中國GDP保5難

2019-09-03 11:37:10   14149

中美日前再互相加徵新關稅,貿易戰持續升級。國際評級機構標普指,中國現時諸多的結構性問題不易解決,改革艱難且需時,再加上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該行預計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速將放緩至4.6%。

香港文匯報報道,中美日前再互相加徵新關稅,貿易戰持續升級。國際評級機構標普指,中國現時諸多的結構性問題不易解決,改革艱難且需時,再加上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該行預計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速將放緩至4.6%。
 
標普日前在《大博弈和必然放緩的經濟增速》(The Great Game And An Inescapable Slowdown)報告中表示,中國經濟在經歷40年的高速增長後,由於人口結構變化、去槓桿、經濟從製造業向服務業再平衡等因素,預計未來十年,經濟的年均增速將放緩至4.6%,而前提是中國近年來結構性政策將基本保持不變,而中國將實施有針對性的、漸進的改革措施。另外,由於中國深植於全球技術供應鏈中,因此中美貿易戰對所有涉及的相關方都是痛苦的。
 
貿易戰涉及方全痛苦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中公佈,中國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6.2%,較首季6.4%的增幅放緩0.2個百分點。增長速度是自1992年、有統計數據以來最低水平。中國國家統計局當時指出,增速下滑主要是受到中美貿易談判遲遲未有結果,內外需和投資表現欠佳影響。
 
經濟難再依靠勞動力 

標普全球評級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Shaun Roache昨表示,過去40年中國對外貿與外資的開放,以及市場化改革,推動生產率攀升,助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不過,未來數十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料將會下降,不能再依靠勞動力推動經濟發展,反而需要尋找提高生產率增速的其他辦法,如更先進的技術,包括引入外國技術。
 
Shaun Roache並警告,中美間持久的貿易與技術爭端,可能使中國的經濟換擋難以控制。他續指,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可能會迫使並鼓勵中國更努力地自力更生,而這將減緩中國獲取、創造和應用技術的步伐,進而減緩生產率提升速度。換言之,中國經濟越是本土化,經濟增速將可能越慢,中國需要更長的時間提高生產率。
 
為使中國經濟增速的換擋將保持平穩,他建議中國避免實施過度的刺激政策,同時容忍因結構性因素導致的增速放緩。

中國深植全球供應鏈 

中美貿易戰未來發展,Shaun Roache表示,儘管在一些關鍵技術產品上,例如半導體,中國仍依賴海外供應商,但在很多其他技術產品上,中國保持強勁的競爭地位。換言之,現時中國深植於全球技術供應鏈中,要撬動其地位可能代價高昂。因此,中美經濟戰對所有涉及的相關方都是痛苦的,因為中國貿易夥伴境內的終端消費者,最終也將需為購買貨品支付更高的價格。

【中評社】【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