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需要女總統

2011-10-17 18:36:35   3047

9月24日民進黨提前慶祝黨慶,蔡英文主席表示:「2012年台灣要出現女總統!這表示台灣社會可以擺脫傳

9月24日民進黨提前慶祝黨慶,蔡英文主席表示:「2012年台灣要出現女總統!這表示台灣社會可以擺脫傳統的束縛,這是我們民主成熟的表徵。我們走向一個現代社會,平等對待女性,讓女性有更多機會替社會服務」。

她隨即詮釋競選口號Taiwan Next,表示台灣下一站就是「要把台灣帶往公平正義、共識團結的下一站」。為了那些被生活折磨而沒有尊嚴的人們,為了那些看不到未來的年輕人,台灣的下一站叫做「公平正義」;為了給台灣一個不一樣的政治,為了創造一個更團結的台灣,為了凝聚台灣的認同與共識,台灣的下一站叫做「共識與團結」。

邁向公平與團結,是現階段台灣最迫切的客觀需求。

台灣選出女總統,是實現公平與團結的最佳領導人。

女性領導特質,更有利公平與團結

隨著更多女性步上全球領導顛峰,有關「女性領導特質」的研究已經成績斐然。研究普遍發現,女性由於在成長過程中,被要求更多對別人的關懷體貼,被要求更重視家庭和諧與社區團結,因而衍生出有別於男性的領導特質。

男性領導特質,表現為兩個D: Dominance(支配)、Definitive(斷定)。

女性領導特質,表現為兩個C: Care(關懷)、Consensus(共識)。


2005年Caliper(美國)與Aurora(英國)兩家管理顧問公司針對女性領導人進行研究,發現女性領導人具有四大特質,與男性領導人頗不相同:

一、女性領導人更講究說服,更關心別人,更在意別人感受到被重視。

二、當被拒絕或遭遇困境,女性領導人更堅韌、更能將挑戰轉為機會。

三、女性領導人更能展現包容,更重視團隊合作,講究共同解決問題。

四、女性領導人為了達成目標,更能跳出成規,更願為變革承擔風險。

前富比士記者Esther Wachs Book研究14位美國大企業女性CEO,出版專著Why the Best Men for the Job is a Woman: The Unique Female Qualities of Leadership,也有類似結論,指出「女性領導人更能設身處地、更有彈性、更能處理人際關係」、「更能完整接收各方訊息」、「更能接納各方人士,真心了解並關心別人」、「更能讓別人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被重視」。

前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全球秘書長Musimbi Kanyoro博士也指出,女性為現代世界提供了新的領導模式,更了解如何在實現價值理想的同時,兼顧共識與團結。她說:「有別於男性的支配型領導,女性因為從小更了解如何維持家庭的團結和諧,更善於在共享的社區生活中組織志工,在社區團結中推動變革」。女性領導人更擅長「幫助世界來互相了解,並堅持真正重要的價值」。

女人當家,蔚為全球政治潮流

正因為女性領導人更善於聆聽、更善於理解、更善於關懷別人,在人民愈來愈不信任政府、愈來愈痛恨自我感覺良好、愈來愈要求民意至上的時代,女性領導人的設身處地關懷能力,以及尋求團結共同解決問題的決策模式,就更容易得到人民的青睬。   

事實上,自1974年阿根廷貝隆夫人成為世界首位女總統以來,全球已經出現將近60位女總統或總理。光是現任的女性國家領導人,就高達20位:

歐洲10國:德國、丹麥、芬蘭、冰島、愛爾蘭、立陶宛、科索沃、克羅埃西亞、斯洛伐克、吉爾吉斯。

美洲4國:阿根廷、巴西、哥斯大黎加、千里達。

非洲2國:賴比瑞亞、瑪利。

亞洲4國:印度、孟加拉、泰國、澳洲。

除了現任20位之外,還有不少女性領導人享譽全球:英國鐵娘子柴契爾、緬甸民運領袖翁山蘇姬、菲律賓推翻馬可士獨裁的柯拉蓉、以及卸任時還享有84%超高民意支持的智利女總統Michelle Bachelet。

女人當家所以蔚為風潮,主因是現代民主同時提出兩個難以兼顧的任務:一是堅持公平價值,實現社會正義。另一是維持國家團結,促進社會和諧。慣於權力支配和獨斷獨行的男性領導人,往往很難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相形之下,女性領導人善於關懷和營造團結,就成為取而代之的時代優勢。

邁向「台灣共識,社會公平」:只能選擇蔡英文

和其他女性領導人一樣,蔡英文也共享女性優越的領導特質──

她的堅毅與承擔,帶領民進黨走出死亡的蔭谷,邁向東山再起。

她的關懷與理性,帶領台灣人擁抱基層與弱勢,邁向福利國家。

她的專業與執著,帶領台灣人尋求共識與團結,邁向兩岸和平。

她關懷弱勢,表現在她對失業的同情、對窮人的疼惜、對炒房的厭惡。

她追求公平,表現在她主張在地經濟、擴大社會福利、落實實價課稅。

她反對國民黨未經台灣人民同意的「九二共識」,主張為了因應未來兩岸關係正常化的複雜需求,必須擴大國內團結、建立更寬廣的「台灣共識」。事實上,她卓越的協調能力,早就表現在2000-2004年擔任陸委會主委期間。儘管當時立法院朝小野大,她仍能排除萬難,成功推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全面翻修。她的專業與執著、誠信與體貼,不但完成了當時立法院公認的不可能任務,而且還跨黨派贏得不少泛藍立委的真摯友誼。

對比之下,2008年馬英九在立法院握有四分之三超級多數,卻因為自我感覺良好和領導無能,竟連全民殷切期待、最沒有爭議的陽光立法承諾也跳票。

蔡英文面對最艱難的國會環境,卻能堅持專業完成修法,贏得普遍尊敬。

馬英九面對最輕鬆的國會環境,竟然辜負期望放任空轉,落得民調大跌。

邁向公平與團結,除了蔡英文,台灣沒有其他選擇。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